[中国网]陈晓晨:中国是南海和平的长期稳定器

23.06.2016  18:38

在中国外交部长王毅的“两会”答记者会上,有三个问题围绕南海问题。这说明南海仍然是媒体关注的焦点。

与始终没有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美国不同,中国作为《海洋法公约》的缔约国,也作为南海最大的沿岸国,一直在致力于维护南海的长期稳定。事实上,只有真正的主人,才最心系南海的和平稳定。

南海多边化国际化带来不稳定

近两年,南海问题呈现周期性反复、升温的态势。很大程度上,这是南海问题多边化、国际化带来的不稳定。

目前,东盟寻求外交政策的协调,发出“同一个声音”(onevoice),这可以理解,中国对东盟一体化本身也一直是支持的。但是,少数国家利用“同一个声音”,试图在南海问题上绑架所有东盟国家,这是中国要反对的。其中,菲律宾就是一个典型。

此外,域外国家的介入,搅浑了南海局势。这些国家里面,美日尤其关键。安倍上台后对南海问题的介入力度明显呈现全方位加深的趋势,这需要引起我们的警惕。

纵观历史,我们能够发现一条规律:中国推进地区一体化的时期,南海和平稳定;而美国介入地区安全局势的时期,南海局势紧张。

21世纪初,随着《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签署,南海曾经一度比较风平浪静。当时,中国与整个东亚的一体化是地区的核心议题,南海问题甚至一度被边缘化,美国也一直将战略重心放在中东。但是,随着美国2009年“重返亚太”,在美国的幕后推动下,安全议题变成地区核心议题,压制了地区一体化的核心地位。从此,围绕南海的安全议题不断升温。

现在,为了从根本上稳定南海,中国提出了“五点倡议”引导议程,推动建立稳定南海局势的机制,并使经济合作与地区一体化成为地区核心议题,这样才能对域外国家“炒热南海”起到釜底抽薪的作用。

中国“五点倡议”引导议程

2015年11月,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出席第十届东亚峰会时,就各国共同维护南海和平稳定提出了五点倡议(下称“南海五点倡议”)。该倡议有以下亮点:

第一,“捍卫二战成果和战后秩序”—这表明提出这种倡议既相当于维护我国二战胜利的一个成果,又从根本上表明了中国表态的合理性来源,进一步维护了我国对南海问题的主张。

第二,“直接有关主权国家”,“直接”与“有关”两个词非常关键,这不仅区分了东盟内部的声索国和非声索国,也区分了直接声索国和域外国家。

第三,专门强调了中国推进《南海各方行为准则》的政治意愿。“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这种表达强调了协商的必要性,一味寻求某种标准化的机制是不可取的。

第四,希望美日不要搅局,使南海问题复杂化,阻碍地区一体化进程。

第五,其实是对美国高调宣称的航行自由的回应。国际社会常常用此类理由介入南海问题,这一点表态用公开明确的方式表示我国维护航行自由的主张,起到了对美国釜底抽薪的作用。

纵观这五点,虽然针对的问题各不相同,但都表现出中国主动塑造议程,主动塑造话语,主动引导议题,主动引导舆论的积极态度,最终目的都是促进南海的长期稳定。

中国提供南海和平“公共品

如果仅仅从媒体上读南海,有可能误认为南海充满危险。但这就大错特错了。实际上,南海是世界上最安全、最自由的航道。目前,每年大约有4万多艘船只经过南海海域,地区和域外国家南海通道享有或多或少的战略利益。日本、韩国90%以上的石油输入依赖南海航道;经过南海航道运输的液化天然气,占世界天然气总贸易额的2/3。而且,与其他航道和海域相比,南海尤其是“断续线”内海盗行为发生概率极小,相对安全。

不安全的因素也并非没有。南海海域风大浪急,给过往船只带来危险。这就客观上要求在有限的岛礁上提供各种保障设施,例如灯塔、救援体系等。

美国不断指责中国“妨碍南海航行自由”。事实上,中国不仅没有影响南海航行自由,而且为航行自由提供各种公共安全产品,使各国船只更加安全。

保障航行自由和安全,需要基础设施。2015年,中国在南沙华阳礁和赤瓜礁建设灯塔,将为航经该海域的船舶提供高效的导航助航服务,大大提高南海海域船舶航行安全。

今年1月6日,中国政府征用两架民航客机在南沙永暑礁新建机场进行试飞并取得成功。由于南海是从航空到海上货运都很繁忙的地区,这一机场的合理使用将为地区发展提供一个重要支点。

此外,中国还提供南海和平稳定的“软性公共品”。而且,客观来说,在南海沿岸国中,中国是最有能力提供这些公共品的国家。

2012年,中国出资30亿元人民币设立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开展维护航行安全、联合搜救、打击跨国犯罪等领域的务实合作。王毅外长透露,目前基金已经运行了40多个项目。

此外,中国还主动提出制定海上风险管控措施,提出设立两个热线,一个是海上紧急外交事态热线,一个是海上搜救热线,这些都展示了中方的诚意。然而,这些努力“由于个别国家的干扰阻挠”,进展不是特别迅速。这就需要有关国家的诚意,与中国合作提供南海的公共品。

经贸合作是南海“压舱石

在历史上,南海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要通路。要想更好应对南海问题,一方面,要坚持域内国家解决,根据南海五点倡议,要给域外国家的参与“划线”。另外,还要使产生分歧的安全议题边缘化,让促进合作的经济议题成为核心。

诚然,在安全议题上,中国与有关声索国之间确实存在分歧,不过必须看到,地区合作仍然在不断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谈判已经完成,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RCEP)谈判在积极推进中,“一带一路”与地区互联互通等战略构想都在落地、生根。经过仔细观察我们都能发现,合作仍是主流。在降温和解决南海问题的同时也要不断推进这种宝贵的合作。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把东盟列为“四个优先合作伙伴”:“一带一路”的优先合作伙伴,包括中老、中泰铁路,雅万高铁等;自贸合作的优先合作伙伴,包括夯实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力争年内达成RCEP;区域合作的优先合作伙伴,包括推进澜沧江-湄公河合作;海上合作的优先伙伴,用好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加强海上安全、海上环保的合作。

南海是中国人最早命名开发,中国的先人世代耕耘劳作,我们比任何人都希望南海和平稳定、航行自由。历史将会证明,中国才最有意愿、也最有能力维护南海的长期和平稳定。(原文刊于6月23日中国网,作者陈晓晨系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人大重阳实习生何灵南对本文亦有贡献。)

原文链接: [中国网]陈晓晨:中国是南海和平的长期稳定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