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社]“95后”热议新时代:“要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
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中国“95后”青年,如何看待新时代、有何新规划?20日,记者跟随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中央宣讲团走进中国人民大学。
当天,中央文献研究室主任冷溶为400多名青年师生详解十九大。冷溶强调,新时代意味着新起点、新任务、新要求,要深刻理解这一重大政治论断。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冷溶表示,这反映了中国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也反映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点要求。
“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明显感觉和以前不一样。”正在读大学一年级的邹宇灵说,现在中国学生有了更多出国学习、国际交流的机会。她认为,在新时代,中国将更多出现在世界舞台,中国年轻人也应该具有国际化的思维。她称,希望自己有机会去国际组织工作,为中国发声。
1996年出生的任昊辰认为,作为新时代的新青年,最重要的就是脚踏实地,做好研究。他是一名大四学生,就读于社会学专业,尤为关注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社会建设等方面的新提法。他对中新社记者说,毕业论文将更关注通过社会治理去解决社会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
他说,目前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话语体系大都来自西方,西方的好经验值得学习,但中国社会发展有自身特色,不能全盘复制西方经验,尤其是新一代的学者,应将中国社会的实践提炼成理论和经验。“要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
王珂与任昊辰持有相似观点,他说:“新时代,更要结合中国特色去学习和创新。”今年20岁的王珂,就读于人大土地资源管理专业。他说,中国耕地等情况不同于其他国家,在借鉴西方理论时,希望能为有中国特色的中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贡献一份力量。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说,学校成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未来将以课堂建设为中心,将新理论、新思想、新成果第一时间反映到各学科的教材中去;将以人文科学特色学科为基础,推出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
原文链接:
[中国新闻社]“95后”热议新时代:“要扎根中国大地做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