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中国发展指数显示 我国发展呈稳定增长特征

13.01.2015  21:23

1月10日,记者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了解到,该中心主持的中国发展指数(2014)及中国发展信心调查(2014)报告新鲜出炉。调查结果展示了我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发展的综合水平,中国发展指数总体保持稳定增长特征,民众对中国发展持有较强信心。

经济发展注重新模式

中国发展指数(RCDI)包含健康、教育、生活水平、社会环境4个分指数,每个分指数下又有若干三级指标,共15项指标。以生活水平指数为例,该指数由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城乡居民年人均消费比、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4项指标组成。

从 历年的全国总指数看,其持续的增长趋势说明我国整体发展水平稳步增长。从2014年全国来看,在15项指标中,除“省会城市AQI(空气质量达到及好 于二级的天数)指标”因采用了新的空气质量标准而大幅下降外,其余14项指标与2013年相比继续进步。其中,增长前4名的指标依次为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增长率为8.17%)、每万人平均病床数(增长率为4.84%)、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增长率为3.89%)、人均GDP(增长率为3.67%)。

中 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与数据中心副主任彭非分析,增长前4名的指标体现了我国改善农村收入水平的惠农政策产生实质性效果,医疗条件也有改善。在增加了 PM2.5指标和提高污染物限值标准的新空气质量标准下,省会城市AQI指标有较大降幅,说明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中所产生的环境成本集中凸显。但可喜的 是,我国目前所采取的降低GDP增速、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等措施改变了以往只重视经济发展成果而忽略环境成本的思路,体现了我国弱化 GDP指标而更加注重国家综合发展水平的新发展模式。

为了解民情民意,倾听百姓对中国发展的心声,自2012年起,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 查与数据中心面向中国大陆民众,对中国发展的信心进行调查。作为中国发展指数客观测量的补充,2014年中国发展信心调查也从健康、教育、生活水平以及社 会环境四个方面入手,以计算机辅助电话调查(CATI)的方式展开。

调查结果显示,人们对2014年整体发展信心较强。受访者对反腐行动的信心较2013年有大幅提升,对厉行节约举措的满意度也有所提高。追踪的受访者对房价调控的信心比2013年有所增长但涨幅小于总体受访者,对未来环境改善的信心与2013年持平。

从“”到“”的提升

中 国发展指数的编制力求客观呈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旨在避免以片面的经济增长代替社会发展的错误理念。2014年的报告印证了我国在区域平衡发展、 提高农民收入、提高社会公共设施投入、厉行节约、反腐倡廉等方面取得的较大进步,同时也反映出受访者对环境保护、房价调控、贫富差距等方面依然心存担忧。

报 告分析称,我国经济正在经历转型期,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会造成短期内GDP增速放缓,但从未来发展来看,这是一个从以“”发展转变为以“”发展的 生产力升级过程。以科技推动创新,营造良好科技创新环境和激励机制,促进我国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打造具有核心技术和竞争力的高端产业,让中国制造在 世界不仅占有更大市场,更要获得更多尊重。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刘仕国告诉记者,经济发展从“”到“”的升 级,是一个内在的过程。过去,人的发展主要追求物质,现在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开始注重对非物质的追求,如对生活服务中生态环境、食品安全等的品质追求。 这就需要转变发展方式,而转方式的一个结果是经济步入“新常态”,因此,经济增长就需要靠创新,而创新要依靠人。中国发展指数的核心理念是以人的发展为中 心,反映了客观发展的变化,对经济决策者有参考意义。

原文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中国发展指数显示 我国发展呈稳定增长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