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新三高”替了“老三高”

17.07.2015  12:35

  中关村管委会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4年间,中关村示范区在总收入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同时,其作为北京市经济增长“发动机”的作用也在不断提升。中关村示范区对北京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从2011年的23.2%增长至2014年的41.7%,几近翻番。

  在北京,“高耗能、高污染、高污染”的“老三高”特征早已被遗弃,“高端、高效、高辐射”的中关村经济正成为支撑北京市经济增长的关键支柱之一。

  高端

  六大高技术领域孕育“独角兽

  “未来,中关村‘独角兽公司’的发展速度和数量将超过美国。中关村将会成为中国未来的超级力量。”夜幕降临的中关村创业大街,回荡着的这句话令人心神振奋。

  说这话的,是病愈复出的创业导师李开复,他正在为满满一屋子好几百人的创业者分享创投经验。曾经在苹果、谷歌、微软等国际最顶尖巨头总部当过高管的李开复,对中关村格外看好。

  根据创业投资领域通行的说法,所谓“独角兽公司”,是指那些估值达到10亿美元以上的初创企业。跻身“独角兽俱乐部”,是所有创业者的梦想。如今,人们清楚地看到,中关村诞生“未来独角兽”的速度令世人惊叹。

  以电子信息、互联网领域为例,“未来独角兽”们的成长速度越来越快:联想,从上世纪诞生到一年实现100亿元销售收入用了20年;百度,成立于2000年,用了不到12年实现这一成绩;而2010年成立的小米,仅仅用了不到3年就完成了这个目标。

  美国科技市场研究公司CBInsights日前发布了全球102家“独角兽公司”,小米以460亿美元的估值位列榜首。从入选企业来看,中国有11家入选,总数仅次于美国。其中,小米、滴滴快的、美团、凡客、口袋购物这5家企业来自于中关村。

  除了电子信息领域,包括电子信息、新能源及节能、生物医药、环保、先进制造、新材料在内的六大高技术领域已经成为了中关村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孕育着越来越多的未来“独角兽”。

  数据显示,示范区前五月六大高技术领域实现收入9869.8亿元,占示范区总收入的80.1%,同比增长13.6%,高于示范区整体增速2.4个百分点。其中,电子信息、新能源及节能技术领域对示范区的增长贡献率高达88%。高技术领域对示范区经济的带动可见一斑。

  高效

  1份土地贡献25份收入

  头发丝一样细的线能拉起一架三脚架钢琴,手机轻薄甚至可以弯曲折叠……这些听起来很“科幻”的东西,都能够通过一种名叫“石墨烯”的材料来实现。而石墨烯,这个目前世界上已知最薄、最坚硬的纳米材料周边技术,已经在中关村丰台园落地。

  日前,我国首款石墨烯节能改进剂“碳威”在中关村丰台园正式对外发布。这款由北京碳世纪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产品,应用到汽车、轮船、工程以及各类机械设备中后,车辆动力性能提升的同时,还能实现节油量10%的惊人成绩。

  只有“高效”才能“可持续”,这一理念使得丰台园近年来大力发展“高精尖产业”。

  去年9月,中关村丰台园战略性新材料国际合作项目正式启动,这是北京首个以石墨烯新材料为关键技术的国际合作项目。为了更好推动石墨烯产业在丰台园聚集,丰台园正在规划建设石墨烯产业园,重点将开展石墨烯在机械工程、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先进轨道交通装备、新型显示、航空航天、海洋工程等领域的应用。此外,丰台园基础较好的城市轨道交通、军民融合、应急救援、节能环保等产业也将借机进一步发挥优势。

  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撑下,近几年,丰台园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主要经济指标保持了25%以上的年均增速。2014年中关村丰台园实现总收入近3700亿元,留区财政收入24.7亿元,同比增长17%。园区占丰台区土地面积不到1%,留区财政收入占到全区的1/4,进出口总额占到全区的1/2以上,主要指标在中关村各园区位居前列。

  1%的土地贡献25%的收入,丰台园只是中关村高端高效经济引领全市经济的一个缩影。中关村管委会提供的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2014年,中关村每年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3.2%、33%、34.8%和41.7%,4年间几近翻番。根据初步估算,2014年中关村示范区从业人员人均创造的增加值为24.6万元。而根据北京市统计公报,按常住人口计算,2014年北京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0万元(99995元)。

  高辐射

  创业生态京津冀全面开花

  2014年底,在北京开设广告公司多年的魏林关掉受新媒体冲击严重的公司,追随爱人的脚步,回到老家秦皇岛,开始二次创业;几乎在同时,土生土长的秦皇岛人李鹏从当地大型企业辞职,投身创业大潮。

  尽管相距人称“创业者文化圣地”的中关村创业大街足足有好几百公里,魏林和李鹏,却依旧可以享受到中关村完善的创业服务体系。在这儿,有一个“秦皇岛版中关村孵化器”——e谷创想空间。

  e谷创想空间,由来自中关村的科技孵化器漫游世纪创办。在北京、秦皇岛两地政府的支持下,中关村的孵化模式被顺利嫁接移植到秦皇岛。即便创业者足不出户,也能享受到由中关村开创、延伸、辐射出的公共服务、创业导师、投资人资源等全方位创业服务。而在河北、天津的各个区域,中关村创新创业生态系统的经验都正在向这里复制、聚集。

  创业生态多地开花,中关村大本营的创业创新氛围更是活力四射。今年1到5月,示范区新创办科技型企业共8577家,较前四月增加了2017家,创业活力强劲。以《福布斯》评选的2015年“中国30位30岁以下创业者”为例,中关村示范区上榜9人,占北京市的70%,占榜单约三分之一。

  除了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契机,在汇集全球创新创业资源的路上,中关村又萌生了新的模式和想法——打造全球股权众筹中心,成为全球资本、智力、高端人才资源的“集散地”。

  什么是股权众筹?半个小时或一天,从三四十名投资人手中融到200万元到2000余万元——这是创业者李卉、来罡在过去两个月内分别经历的“极速融资”体验。帮助他们从几十名投资人手中融到资金供公司快速成长的,是36氪股权众筹平台和京东股权众筹平台。融资的同时融智、融资源,成了股权众筹广受好评的一大原因。

  “小米科技创始人雷军成功创办金山后,完全可以用自己积累的钱办起一家新公司,为什么要找天使投资?就是为了寻找资源、构建生态系统。”中关村管委会主任郭洪说,股权众筹能够实现更大范围内、甚至陌生人在内的资源聚集。而未来的中关村,将凭借创新创业高度聚集、天使投资和科技金融服务资源高度聚集、政策先行先试等优势,成为全球股权众筹中心。(来源:北京日报 记者:孙奇茹) 【编辑: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