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电子眼“盯”紧京11个公园 可视化管理首启用
市公园管理中心内18个屏幕实时盯紧游客情况
由于长时间盯着屏幕,眼药水成为工作人员的必备品
不能当着游客面吃饭,值勤人员挤在一张小桌子上吃午餐
千龙-法晚联合报道(记者 耿学清 摄/法制晚报记者 郭谦)记者上午从市公园管理中心了解到,11家市属公园和园博馆进入游客高峰期,昨天接待量近65万人次。截至今天上午10时,已有7.4万人逛公园。
去年总接待量超1亿人次,管理人员如何合理调控,使游客安心顺畅游园?
1300多个探头、18块屏幕实时监控热点区域,自动切换报警,门区监控可自动清点入园人数。同时,北京动物园还首次试点“可视化安全管理”,经过科学计算三条线到售票口的距离和排队人数比率,及时调整售票窗口。记者走进市公园管理中心为您揭秘公园如何“疏导人流”。
1300多个电子眼升级 游客表情清晰可见
记者在市公园管理中心视频监控室看到,由18块小屏幕组成的三米多高的巨大高清屏幕上,正实时显示着热门和易拥堵景点的游客状况,如动物园南门、香炉峰、万春亭等地。其中,有的屏幕还多屏显示。
两名工作人员在进行监控和记录,十分钟切换一次画面。“这18块小屏的信息来自市属公园和园博馆的1300多个探头,今年‘五一’升级,确保数据实时传输显示,让误差近于零。”市公园管理中心安全保卫处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
视频监控室最早于2006年建设,2009年国庆60周年进行过升级,今年65周年再次变身。工作人员表示,“由原先的矩阵传输,变为现在的网络传输、数字化监控,屏幕画面和现场几乎同步。”
记者在屏幕前看到,游客的数量、行走甚至是表情都能清晰可见。“如果某一地的游客人数超过容载量上限,画面将会自动切换跳转并预警。这样,我们能够迅速根据视频情况做出反应。”工作人员介绍,这样一来,12家园馆的游客情况都全部在监控和疏解的范围内。
可视化管理首启用 “三条线”替代50人团队
“你看售票窗口这里,如果人数在绿线以内,正常售票;到了黄线,东侧备用窗口打开;到最后红线这里,所有售票窗口全部打开,预备工作人员全部上岗。”北京动物园游园指挥部负责人指着动物园监控屏幕告诉记者。这是市属公园首次尝试“可视化安全管理”。
经过科学计算三条线到售票口的距离和排队人数比率,绿线距离售票窗口8米、黄线距离12米、红线距16米。
“牵一发而动全身。”作为全国最大的动物园,是否加开窗口,直接关系到整个游园人数链条的调控。该负责人介绍,以前是否加开一个售票窗口,需要前线30名保安、10位现场民警、7个中层干部这样50人左右的团队进行数据反馈、动态协商。
而现在,售票窗口的组长就可依据监控中的“三条线”来决定是否加开窗口,从而避免行政化决定的不确定性和滞后性,实时疏解人流,让游客减少排队时间。
除了售票窗口,动物园探索的“可视化安全管理”还在海洋馆桥等地点施行。
记者在海洋馆桥看到,在桥面到路桥衔接处,也分别有红黄绿三条线。“预警含义相似,大面积游客在绿线内表示畅通,到黄线表示人数预警,工作人员要上桥疏解;红线代表饱和,此时工作人员要拉起警戒线,实行单向通行。”
市公园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可视化安全管理”效果非常明显,动物园进行了长期探索实践,现在正组织一些市属公园学习,计划将在市属公园和园博馆推行。
预设45条“单行线” 随时启动
市属11家公园和园博馆在园内热点区域预设了45条“单行线”,各公园管理人员会依据具体情况进行动态监督。
即热点景观处如果发出客流量超载预警,工作人员会将这一路段启动单向通行,如颐和园的九道弯区域、动物园的熊猫馆、玉渊潭的中堤等处,保障热门路段顺利通畅运行。
11家市属公园和园博馆安保人员、志愿者总共近1万人,按昨天的客流量算平均1个工作人员负责65个人的安全顺畅游园。由于人多,盯的屏幕时间长,不少职工都备着眼药水,累了就滴两下。
“按规定,公园管理人员不能当着游客面吃饭,而且时间也紧,在这里挤一挤凑合就得了。”记者看到,五个工作人员在一间小办公室吃盒饭,旁边一张用作临时休息的小床占据了剩余的位置。每天,他们在园内要待十多个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