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留西溪润杭城
17.05.2016 08:01
本文来源: 林业网
且留西溪润杭城 船夫莫云生每天看西溪,总也看不腻。阴晴雨雾,四季变换,放眼望去,处处皆景。
本月,又一条环西溪景观生态长廊将向游客开放。莫云生告诉记者,沿着浓荫如盖的清幽小道漫步,更能领略西溪湿地“一曲溪流一曲烟”的妙处。
国家湿地公园建设,让每年萎缩约1平方公里的湿地在城区扩容中起死回生
空中俯瞰,西溪湿地距西湖仅5公里,分布在浙江省城杭州中心城区两侧,犹如两只美丽的眼睛。然而,二三十年前在杭州城区扩容中,这块弥足珍贵的“绿肺”差点消失。
形成于东汉至唐末的西溪湿地,约70%的面积为河港、池塘、沼泽等水域,其间水道如巷、河汊如网、诸岛棋布。上世纪80年代开始,随着城市化加速,不断修路造房,西溪湿地以年均约1平方公里的速度萎缩,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占地60多平方公里,到2002年仅剩11平方公里。
紧邻杭州主城区的区位优势,让西溪湿地商业开发潜力巨大。自古繁华的杭州,有没有超越商业开发的胸襟,继续保留这块与杭州城厮守数千年的湿地?
几经论证,杭州把生态保护放到了商业开发之前,2003年开始“西溪湿地综合保护工程”——采用湿地公园的模式,坚持保护第一、最小干预,通过自然隔离,划定9.2平方公里湿地保护区作为动植物自由栖息和繁衍的区域,游客只能乘船路过。其中约1.3平方公里为一级保护区,除科研、科考以外,任何人不能进入。其他区域,则精心设计旅游线路,尽量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005年5月1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作为国内第一个国家湿地公园对公众开放。游客发现,园区内保留了少量民居作为民居博物馆,其余空间全部拆除复绿,一二期工程绿化面积达到2平方公里。
听从农民经验栽种柳树桩护堤,生态优先理念贯穿综合保护项目的每个环节
游客在西溪公园内漫步时,可以观察到一个细节:沿着堤岸有一排护堤柳树木桩,这些木桩又长成一棵棵郁郁葱葱的柳树,与碧绿的水面交相辉映,成为一道新风景。
其实,按当初的设计,并不是这样。湿地公园内的塘堤都是泥质,改造时,不少沿岸的游步道需要驳坎。设计时,专家提出用松木桩护堤,因为松木桩在水中不会腐烂。应该说,与用石头驳坎相比,用松木桩护堤高明多了。
但建设者并不满足,又向居住在湿地内的村民求教。村民们说,松木桩虽然不会腐烂,却不能生根、发芽,建议用柳树桩护堤。柳树生命力旺盛,柳树桩是活桩,经过一段时间后会生根、发芽,树根会抱住堤岸,水底下纠结的树桩有利于泥鳅等生物生存。虽然这种原生态的驳坎方式成本高,但更能改善生态,建设者果断采纳了这个建议。
这样的细节,在西溪一期工程中比比皆是。水壁由陡坡改为缓坡,利于湿生植物生长……施工时精心规划与避让,使湿地的几千棵柿子树全部留下。在西溪湿地保护性建设中,杭州市严格坚持“生态优先”原则,实行施工申报确认、生态保护巡查、责任追究等生态保护机制。因为没有先例,道路、桥梁、绿化、栈道、农居整治都小心翼翼,先局部试点,修改完善后再全面铺开。通过科学配水方案,并动态监测,保证西溪湿地保护的生态用水和常年水质,确保1.65米的最佳景观水位,配置芦苇、茭白等典型湿地植物,恢复湿地的自净功能。
维管束植物13年增加了800余种,湿地保护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与西湖一样,西溪的人文历史底蕴深厚,自唐代以来就以赏梅、竹、芦、花闻名。东晋开始就有人在此安居乐业,过着“以舟为马,以水为田,以桥为路,以岛为家”的湿地人家生活。
恢复西溪湿地时,修复了秋雪庵、西溪草堂、两浙词人祠等45处自然和人文景观。这些建设,都是按照西溪湿地建设之初的规划,不破坏生态环境。与此同时,生态长廊建设有个“85+10+5”的原则,即85%区域保持原有生态,不干预;10%针对建筑周边区域进行局部干预;只有5%的区域针对主要出入口及核心广场进行重点改造提升。
西溪湿地的开发保护是否成功?一组数据可以说明。
国家湿地公园建成至今,西溪湿地内维管束植物从221种增加到目前的1000多种;2005年鸟类仅79种,2015年已经达到171种;湿地总体水质常年保持三类;不仅单一门类的种群增长较大,整体生物多样性指数也越来越好。与此同时,美丽的湿地环境也带来经济效益:2015年共接待游客485万人次,实现经营收入2.76亿元。(记者 顾春)
本文来源: 林业网
17.05.2016 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