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三证合一撬动监管部门信息壁垒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来说,要想获准进入市场,都离不开三张证: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
2014年3月起全国铺开的商事制度改革,实施先照后证,降低准入门槛,为市场主体解开了长期绑缚在身上的第一道绳索。2015年,这项改革要解开的第二道绳索是什么?就是进一步简化审查环节、优化审批流程。而实现它的一个重要抓手,就是“三证合一”。
辽宁、江苏等地从去年底开始,已试行这一改革。工商总局局长张茅要求,2015年,要在“三证统发”的基础上,全面推开“一照三号”,积极开展“一照一号”试点,最大限度降低社会成本和行政成本。
□本报记者余瀛波文/图
2月6日,是农历腊月十八,在沈阳市铁西区政务服务中心大厅内,前往办理企业登记业务的人,依然没有见少。
不过,在大厅三层的38个窗口前,却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几乎所有人都集中在通道一侧的工商窗口;另外一侧则相对“冷清”,那里是质监窗口和税务窗口。这是为什么?
答案是:这样的变化,是源于国务院今年将重点推动的一项改革——“三证合一”登记制度。
2014年12月1日,正是在这里,颁出了辽宁省首张“三证合一”营业执照。同日,辽宁省“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在沈阳、鞍山、朝阳三个试点城市正式启动。
一个窗口受理时限缩短一半
在铁西区政务大厅的一个工商窗口前,80后小伙孙德润,刚刚领到变更后的营业执照。
在这份营业执照的右上角,记者看到,按照上下顺序依次排列了3行数字,它们分别是: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税务登记号。
也就是说,原本需要向工商、质监、税务等不同审批部门分别申领的工商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被统一合并到了一处。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孙德润说,同以往相比,这次办证经历最大的不同是:跑的次数明显减少了,不用再逐个窗口往返奔波了。
若是在以往,小孙至少需要跑三个窗口:工商、质监和税务。而跑三个窗口,也就意味着至少要准备三套材料——尽管其中要填的内容,很多都是重复的。
而现在,小孙从头到尾,只需跑工商这一个窗口。与此相应的,如今他也只需递交一套材料。其余的流程,全部转变为几个职能部门内部流转。
孙德润说,从1月30日递交材料,到2月6日领取执照,整个流程走完,他只等待了一周。而在以往,即便一切顺利,至少也要半个月时间。
辽宁省工商局企业注册指导处处长李冰介绍,试点运行两个月来,适用“三证合一”登记办理企业登记1975户,其中设立登记业务量892次,核准登记平均用时7天;变更登记业务量1126次,核准登记平均用时6天。改革前后比照,办理时限缩短了一半。
取消办证收费企业不再累心
除简化申请材料和审查环节外,这项改革给企业带来的实惠之一,是取消了一系列收费项目,降低了企业创设成本。
据介绍,通过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辽宁省几个试点城市目前已取消了组织机构代码收费制度、年检制度、4年有效期限制度,不再要求公司向税务部门提交验资报告或评估报告。
“暂停收取组织机构代码登记工本费、技术服务费等费用,每家企业将因此节省148元基本费用。”李冰说。
统计显示,仅取消新设企业组织机构代码证收费一项,辽宁省试点地区两个月1975户企业就涉及近30万元。
而以2014年辽宁新设立的10.3万户企业计算,为1500余万元。加之后续的变更、年检、换证费用,以及验资评估费用,数额会更大。
“除了那些可以看到的减少的成本,实际上,还有很多看不到的成本”,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冯玉良向记者表示。
“我们过去办三个证,从所有要件准备完毕,到这三个证都办下来,少则1个月,多则可能两三个月。这期间,除了要消耗人力、物力、财力,更重要的是累心。”冯玉良说。
实现信息共享严管找到抓手
“三证合一”改革的最大功用,是为“宽进”之后的“严管”找到有力抓手,实现监管的有效衔接。
据沈阳市工商局副局长王伟民介绍,在沈阳市工商局对2014年该市已经完成年报的8万多户企业进行远程监测时,发现3000多户都存在资金不清的问题,其中,纳税额不清楚的有300多户。
他认为,通过实行“三证合一”登记制度,将打破各监管部门目前普遍存在的信息孤岛、各自为战的局面,实现工商、税务、质监部门的信息共享,在加强税收征管、实施信用惩戒、严格市场退出等方面,强化部门联动。
“从这个层面来说,三证合一的意义所在,是真正实现让企业公示信息不敢造假,对实现今后的宽进严管会起到重要作用。”王伟民说。
对此,辽宁省工商局副局长郑红一认为,这项改革不仅仅是给老百姓带来实惠,强化了职能转变,更重要的是通过部门联动,整合资源,使改革取得的成效不至于流失。
据悉,今年3月底前,这项改革就将在辽宁省全面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