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次浪潮中的资产管理新常态转型

18.11.2014  14:01

导读:在宏观尺度上,资产管理行业竞争格局是建立在不同金融生态闭环之上的竞争,其特征是形成大型化、全功能的资产管理组织体系。在微观尺度上,伴随着金融功能融合趋势发展,更多带有互联网金融属性、融合多种金融功能元素的创新业务模式和金融产品将会出现,小型化、专业化的资

  一、资产管理金融功能观分析框架的搭建

  金融功能的静态差异:金融功能观是从金融功能角度研究金融发展问题的一种分析方法。金融功能观认为在一定的技术进步速度和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背景下,金融系统的功能比运行这些功能的金融中介结构更为稳定。这一理论实际上提供了一种研究金融发展更为稳定的参考架构。金融系统的基本功能是在充满不确定性的现实世界中,在时间上和空间上便利经济资源的配置和拓展。以资源配置这一功能为基础可以进一步拓展出金融系统的六个核心功能。虽然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都扮演了运行这些金融功能的角色,但是他们各自在不同领域存在着一些能力差异。

  金融功能的动态反馈机制:如果动态观察金融系统的演进,两者应当是互补性的制度组合,在发挥金融功能上彼此相互加强、相互促进。从金融创新螺旋的溢出效应看,金融中介与金融市场的动态互补性提高了市场的完整性,增加交易量的同时也极大的降低了市场的参与成本,并推动着金融市场向边际交易成本为零的完全竞争市场演进。

  二、金融功能拓展、替代与融合:中国资产管理行业三次浪潮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第一次浪潮是外生变量催生资产管理行业萌芽,是人民币汇率改革、股权分置改革以及宏观经济环境整体合力作用的结果。从金融功能观的角度看,这一时期金融系统的功能基本保持稳定,金融业处于平稳发展的分业经营格局中。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第二次浪潮是金融功能的拓展和替代。在这一时期,非正常货币政策使国内金融体系资产负债表极速扩张。信托行业逐渐替代投资银行所履行的融资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国内金融抑制环境下的融资结构失衡问题,成为发挥直接融资信用中介功能的金融中介主体。与此同时,居民开始通过银行理财产品这一全口径资产配置渠道配置资产,全市场资产配置需求得到了空前释放。资产管理市场供求曲线同时变动,基本决定了市场风险收益水平,市场基本处于出清状态。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第三次浪潮萌芽于突破技术假设的金融功能叠加。这一时期,大数据处理、云计算机等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对金融业带来深层次影响,使传统金融功能模块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跨类别金融功能之间的融合成为可能。总的来看,未来资产管理行业创新将更加体现不同金融功能相互组合叠加所释放的巨大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三、展望:宏观融合与微观创新的资产管理行业新生态

  过去国内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驱动力是依靠金融功能内涵式扩展、不同金融功能之间的替代与组合,其最终目标体现为交易成本下降和信息不对称程度的降低。互联网技术在降低交易成本和解决信息不对称上具有天然的竞争优势,因此基于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的风险定价解决方案在未来将使交易成本降至极低水平,这可能重塑建立在金融中介基础上的资产管理行业竞争格局。

  目前的外部经济金融环境给资产管理行业带来的不仅是压力考验还有内部分化,传统商业模式资产管理行业已经难以适应市场要求。互联网金融主导的金融功能跨类组合趋势将进一步降低交易成本,挤压传统资产管理行业的盈利空间,推动资产管理行业进入综合化经营阶段。既在金融功能相融合的基本趋势下,资产管理行业竞争格局在机构机构扩张的信息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均衡点两侧向宏观尺度和微观尺度两个方向加速分化。

  在宏观尺度上,资产管理行业竞争格局是建立在不同金融生态闭环之上的竞争,其特征是形成大型化、全功能的资产管理组织体系。在微观尺度上,伴随着金融功能融合趋势发展,更多带有互联网金融属性、融合多种金融功能元素的创新业务模式和金融产品将会出现,小型化、专业化的资产管理机构将成为金融创新的重要推动力。总的来看,宏观维度资产管理生态的竞争融合与微观维度专业化资产管理机构的创新,将共同推动资产管理市场向更加均衡、更有效率的方向演进。

免责声明:三次浪潮中的资产管理新常态转型一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京城在线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 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的信息,均为转载自其他媒体,转 载的目的只是为了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也不代表本网对其真实性负责。您若对该稿件内容有任何疑问或质疑,请即与京城在线联系 (QQ:1187215932),本网将迅速给您回应并做处理。

京民执罚〔2019〕16号
序号 处罚决定书文号 被处罚人名称(姓民政局
2019年2月城乡低保和城乡特困人员救助情况
    截止2019年2月28日,我市城乡低保人员6.民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