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棋”解北京大城市病
三年来,京津冀三地“一盘棋”建设,在交通、环保、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取得不小的成就。《法制晚报》(微信ID:fzwb_52165216)记者获悉,到2030年,首都核心功能更加优化,京津冀区域一体化格局基本形成。 对此,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清杰认为,三地在经济上协同发展,北京经济扮演着“龙头”的角色。此外,法晚记者发现,津冀两地正在帮助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
数读经济
三地协同发展 天津引进4856个京冀项目
三年来,三省市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改革开放动力不断增强,正加快打破“一亩三分地”思维定势,朝着协同发展的目标迈进。
数据显示,2014至2016年,河北省引进京津资金11041亿元,占全省同期引进省外资金的一半以上;天津市引进京冀项目4856个、资金5226.74亿元,分别占全市的35.6%和44%。
北京市以有序疏解非首都功能为重点,加快“瘦身提质”,“高精尖”经济结构加快构建,2016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49万亿元,增速6.7%,其中服务业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0.3%。
天津市着力推动自由贸易试验区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承接中关村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内生发展动力不断增强,推动“强身聚核”,创新引领转型发展,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9万亿元,增速9.0%,继续位居全国前列。
河北省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强力化解过剩产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实现“健身增效”,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3.18万亿元,增速6.8%,钢铁、水泥、玻璃产能压减三年累计分别为3677万吨、4829万吨和5185.5万重量箱。
三省市发展整体性、联动性、协同性进一步增强,京津冀协同发展正在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互为依托
北京经济是三地“龙头” 调整产业结构要顾全局
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周清杰表示,在京津冀经济协调发展的格局下,北京经济扮演着龙头和引擎的角色,北京做大节能环保产业,加快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用互联网思维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有利于引领三地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北京市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新经济,致力推动高精尖经济,这种发展逻辑既能够充分发挥北京在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等方面的优势,又可以缓解土地、水等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制约,是实现北京持续繁荣的理性选择。”他认为。
中国人民大学首都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教授张杰告诉法晚记者,“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现阶段中央正在全面推进的三大国家发展战略之一,这就决定着,北京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新动能的转变,必须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盘子下,来加以统筹安排和全面推进”。
张杰教授称,从中央所赋予京津冀三地的发展功能定位来看,北京实际上是被赋予承担着推动京津冀绿色发展和创新发展融合发展的主要角色身份,被赋予加快推动京津冀产业一体化和市场一体化融合发展的特定引领者身份,被赋予承担着引领天津和河北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和自主创新能力提升的主导力量身份。
“北京当前以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为主导的经济新结构的形成,以战略性新兴服务业、高技术服务业、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制造业为主要特征的产业新结构的形成,以高精尖经济结构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融合的经济新方位的形成,必将使得北京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张杰教授说道。
京津冀靠什么“联系”起来?
交通一体化格局加快构建: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
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重点任务
产业升级转移稳步推进:产业一体化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推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前提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本质要求
三年来,京津冀三地正在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
有关部门和三省市结合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空间布局,适应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升级转移需要,按照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和一体化服务的要求,建立统一开放的区域运输市场格局,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保障条件。
除了交通的外在联系,三省市的公共服务工程也创新合作,协同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市民。
交通一体化格局加快构建:交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骨骼系统”
生态环境保护深入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基础和重点任务
产业升级转移稳步推进:产业一体化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加快推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要前提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本质要求
三年来,京津冀三地正在形成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多节点、网格状、全覆盖的互联互通综合交通网络。
有关部门和三省市结合京津冀城市群整体空间布局,适应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产业升级转移需要,按照网络化布局、智能化管理和一体化服务的要求,建立统一开放的区域运输市场格局,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和保障条件。
除了交通的外在联系,三省市的公共服务工程也创新合作,协同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市民。
产业发展
三地产业优势
北京:研发、设计能力强和现代服务业较为发达
天津:总装制造和研发转化能力强、港口物流业较为发达
河北:资源丰富、产业门类齐全、要素成本低
重大产业项目
具体项目 进度
北京现代汽车沧州第四工厂 竣工投产
北汽集团(华北)微车产业基地
张北云计算产业基地两个数据中心
天津空客A330完成和交付中心 启动建设
首钢京唐二期
曹妃甸千万吨级炼油项目 已核准
重点产业合作
截至2016年底,66家生物医药企业落户北京·沧州生物医药园。重点产业合作平台加快建设,宁河京津合作示范区、武清京津产业新城、津冀循环经济产业示范区、石家庄(正定)集成电路产业基地、北戴河生命健康产业创新示范区等一批产业合作园区取得突破性进展。
生态治理
强化大气污染防治: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强化措施(2016—2017年)出台实施,启动实施国五排放标准,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任务超额完成;电代煤、气代煤工作加快推进,北京、天津、保定、廊坊主城区实现散煤“清零”;京津冀区域PM2.5平均浓度2016年比2013年下降约33%。
推进水环境污染综合整治: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总体方案编制完成,引黄入冀补淀、白洋淀生态恢复环境治理等工程加快实施,潘大水库网箱养鱼清理工作全面启动,在滦河开展江河综合整治试点,在滦平、丰林等5县开展生态清洁型小流域试点。
加大生态建设力度:京津风沙源治理和太行山绿化、“三北”防护林、沿海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持续推进,河北张家口坝上地区120多万亩退化林分改造任务完成;北京长城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试点方案获批,野三坡-百花山、海陀山、雾灵山、八仙山区域和白洋淀、衡水湖等环首都国家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加快规划建设,2022年北京冬奥会绿化工程加快实施,2014年至2016年京津冀完成造林1753.8万亩。
民生保障
教育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研究院、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研究中心成立教育协同发展研究机构
天津科技大学与北京印刷学院、天津师范大学与北京大学联合开展研究生培养
京津高校面向河北招生计划、京津重点高校国家和学校专项计划面向河北农村及贫困地区学生名额均实现不同程度增加
职业教育组建了交通、卫生、艺术、模具、商贸、外事服务和“互联网+”等跨区域特色职教集团,天津市国家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河北省58所职业学校与京津两市225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
基础教育合作成效明显,京冀基础教育教师互派培养项目大力实施,京津与河北省互派交流项目超过500个,2016年为河北省培训中小学教师11万多人次、投入经费超过1.5亿元
北京景山学校在河北曹妃甸设立的12年一贯制分校于2016年9月份开学招生,北京五中、八一学校、史家小学廊坊和保定分校建设有序推进
教师教育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建设计划启动实施,200门共享课程在网上线使用
医疗
43家核心医院牵头组建了包含476家合作医院在内的43个区域医疗联合体
北京儿童医院正式跨省托管河北保定市儿童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与河北部分医院肿瘤科联系合作更加密切
积水潭医院与崇礼县人民医院达成合作意向,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与阜平县人民医院、北京协和医院与平山县人民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关系
北京市50多家医院与天津市、河北省150余家医院机构开展合作,京冀在燕郊、张家口、曹妃甸、承德等地共同实施重点医疗合作项目,累计派出合作医师1000余人,接诊患者约7万人次,燕达医院与天坛医院、安贞医院间合作正加快推进
三省市医疗机构临床检验结果互认试点启动实施,明确了第一批试行临床检验结果互认的27个项目和132家医疗机构
数据来源:京津冀协同办、各地历年政府工作报告、北京市发改委、北京市统计局、北京市交通委(来源:法制晚报)
【编辑:曾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