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来自沙尘暴策源地的早春报告
23.02.2017 12:41
本文来源: 林业网
民勤人和来自各地的志愿者纷纷加入治沙队伍,不让家园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虽然仍是春寒料峭的季节,但甘肃省武威市民勤县各乡村的造林队已早早集聚老虎口治沙造林现场。在麦草方格中挖坑、栽梭梭、浇水,村民们各司其职忙碌着,每道工序都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每人每天栽树浇水能完成近三亩地。
地处河西走廊东北部的民勤县,因“俗朴风醇,人民勤劳”而得名。由于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这个半封闭的内陆荒漠区成为了全国四大沙尘暴策源地之一。
冬春季节,沙漠腹地到处是科学防沙治沙的场景。
作为荒漠化防治最前沿,近年来,民勤人积极探索生态建设长效机制,大规模推进防沙治沙工程。目前,全县人工造林保存面积达到229.86万亩以上,森林覆盖率由2010年的11.52%提高到17.7%,干涸了半个多世纪的青土湖形成水面25.16平方公里,形成旱区湿地106平方公里,县域内长期存在的生态恶化趋势得到遏制。
摁住“沙老虎” 老虎口是民勤绿洲西线最大的风沙口,沙患曾严重威胁着沿线周边5个乡镇交通、通讯、水利等设施的安全运行,百姓日常生产、生活深受影响。而日前我们在老虎口看到,一眼望不到边的梭梭草把“沙老虎”牢牢摁在地面上,风小了,沙尘起不来了。
治沙造林、保护生态已成为民勤人的自觉行动。
老虎口位于巴丹吉林沙漠东缘,面积达17万亩,是民勤县防沙治沙的难点。“我们采取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完成工程压沙造林10万亩,实施封沙育林草2.4万亩,不但把沙基本治住了,周边生态也逐步恢复。”县连古城植被保护站站长陶海璇欣喜地介绍说。
民勤县防沙治沙注重多树种搭配,乔、灌、草与经济林结合,绿洲风沙沿线实施封沙育林,沿边流沙区连片营造防风阻沙林带,边缘严重沙化区建设基干防护林带,内部配套农田林网,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林和林下经济,形成系统、立体的绿洲生态防护屏障。
治沙人员查看尼龙网格沙障内栽植的梭梭和红柳。
民勤人还借鉴先进的治沙模式,依托科研单位、高等院校科研力量,大胆创新实践,探索沙地、盐碱地等困难立地造林试验,打造万亩胡杨林试验培育基地,建成不同类型防沙治沙试验示范区,集中展示治沙新技术、新材料,取得显著成效。
发展沙产业
在进行生态建设的同时,民勤县还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促使防沙固沙向治沙用沙转变。过去普普通通的沙生植物借助最新科技逐步成为百姓增收致富的“宝贝”,梭梭接种肉苁蓉、人工沙葱种植等一批新兴的沙产业崭露头角。
植树者跟在水车后奔跑,为沿途幼苗浇水。
大坝镇八一村村民叶长炼,曾与同村人合伙经营农场。2007年“关井压田”后,在县乡技术人员支持下,他拿出家中积蓄,搭建了10座日光温室,尝试沙葱人工种植。2010年,叶长炼的首茬沙葱上市,当年收入15万元。
由老式解放牌卡车改装的水车(左)此时是治沙人片刻的间歇(右)
如今,叶长炼的日光温室已发展到20座,而他也从默默无闻的普通农民成为四处上门作指导的“沙葱专家”。“种植沙葱不费水,效益高,有了这个产业,我们就能真正在这片沙地上扎住根了。”叶长炼笑着说。
沙尘暴危害严重,隆起的沙堆半掩民宅。
截至目前,民勤县累计建成设施农牧业13.33万亩、户均达2.36亩,特色林果业人均达2.15亩,示范推广沙生中药材11.14万亩,培育各类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7个,林业产业加工企业12家,年生产能力达到9万吨以上,实现了生态、经济“双赢”。(图片由记者高樯、黄婉仪摄)
本文来源: 林业网
23.02.2017 1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