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院代院长寇昉到二中院调研

26.11.2018  21:42
  •   11月23日下午,北京高院党组书记、代院长寇昉到二中院调研,征求全国人大代表及市人大代表意见建议。二中院领导班子成员及干警代表参加调研。

      在二中院,寇昉实地参观了诉讼服务中心、信息中心、大要案法庭、少年法庭、体能训练场、电教室、阳光文化长廊,全面了解二中院在诉讼服务、审判管理、审判质效、司法公开等方面信息化建设成果,对二中院推进智慧法院建设、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完善全流程诉讼服务给予高度肯定。他表示,二中院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走在了全市法院的前列,利用人工智能打造智慧法院所取得的成果振奋人心,是功能齐全的现代化法院,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了信息的随案生成、互联互通和集成应用,今后要进一步结合北京法院特点,打造完整版智慧法院系统模板,推进机关智慧法院、绿色法院建设。

      座谈会上,二中院党组书记、院长鲁桂华汇报了二中院基本情况,从服务保障中心工作、重大案件办理、基本解决执行难、深入推进司法改革、党建队建工作等方面进行了简要汇报,并提出了下一步工作思路。

      全国人大代表刘加军、伊彤,北京市人大代表王冬梅、朱建岳、李远方、黄一品对二中院各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并就进一步解决执行难、提升案件质效、化解案多人少难题、高水平人才培养、法律职业共同体建设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

      北京市人大代表朱建岳说,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深切感受到首都法院无论在政治站位、审判能力,以及与社会互动等方面,在全国法院都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北京法院的代表联络工作非常专业,能够做到事前提醒、事中沟通、事后回访。建议通过司法改革进一步破解案多人少的难题,同时对北京中级法院法官培养路径问题提出希望。

      

      北京市人大代表李远方说,作为一名新闻媒体工作者,见证了北京市法院二十多年司法公开的发展历程,建议加强专家型法官的培养,增强知名法官的影响力。同时建议加强舆论引导和应对,保障案件公开公正审理。

      北京市人大代表黄一品说,通过了解二中院工作,我认为在法院人才培养、法院文化、调动人员积极性方面,值得推广借鉴。二中院信息化建设理念超前。建议在审理案件中注重发挥法官的能动性,在案多人少的情况下注重审判质效。

      全国人大代表刘加军说,听了鲁院长的介绍,我感觉法官面临的工作压力大,工作辛苦,但做出了成绩。建议能在法官职业保障及安全保护等方面多考虑。对于执行难的问题,要加大普法力度,注重典型案件引领示范作用,形成全社会的舆论导向。

      全国人大代表伊彤说,二中院经常审理大要案、首例案件和敏感性案件,审判质效令人称道。建议一是针对案件逐年增加和员额法官减员的矛盾,开展综合性、系统性研究,探索应对之策。二是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除了有实劲、狠劲,还要有巧劲和韧劲。三是人才队伍建设要重视加强正向激励和价值观引导,采取精神与物质相结合的激励手段。

      北京市人大代表王冬梅说,首先对北京市法院代表联络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听取二中院鲁院长介绍后,建议在加强法官业务能力素质的同时深入推进法院信息化建设,二中院可以做个试点,加强立审执协调配合,使网上立案、网上查询真正便民利民。同时建议加强律师职业保障、法律职业共同体等方面建设。

      寇昉对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建议以及对北京法院工作的关心、关注、理解、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并就代表们提出的问题进行了回应。他要求高度重视代表意见和建议,扎实做好代表委员联络工作,切实把代表意见建议转化为法院改进工作的具体举措。

      寇昉指出,二中院司法辖区涵盖首都功能核心区、中心城区、平原新城、生态涵养区等各功能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对服务保障“四个中心”建设、疏解非首都功能、打造首都发展新增长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他要求,二中院要立足区位和审级特点,紧紧围绕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来谋划法院工作,依法妥善办理好重大案件,认真履行审级监督职责,不断统一裁判尺度,更好地发挥审判职能作用。在政治上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确保中央各项决策部署不折不扣得到贯彻落实。要坚持问题导向,针对改革中存在的“五大难题”和“一大矛盾”,开拓创新、系统集成,将司法体制改革不断推向深入。要坚持抓党建带队建,全面提升队伍素质能力,激发党员干部崇尚实干、攻坚克难的责任担当,切实将二中院打造为审判团队建设高地、理论研究高地和人才培养高地,不断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责任编辑:梅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