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新时代新特征打造铁预算铁制度 北京2018年预算编制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28.11.2017  20:22

        来源:中国财经报发布时间:2017-11-28
  本报讯 “市和各区结合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已经把明年要干的事情议透了、定妥了,咱们编制预算一不用‘蒙’、二不用‘猜’,更不会在预算资金下达后‘拿着帽子现找人’了……”北京市财政局近日密集进行2018年市级部门预算编制草案会商会审,曾经把预算编制称为“天下第一难事”和“人间第一苦事”的各部门财务处长露出了一脸轻松。
  北京市在2018年预算编制工作中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把握首都发展从“集聚资源求增长”迈向“疏解功能谋发展”这个根本性转变,把握财政是国家治理基础和重要支柱这个新的历史定位,从不同侧面、多个维度强化预算编制和预算制度的刚性作用。
  一是三个导向树起来,让“全面规范透明”成为预算的“铁帽子”。把预算的全面性作为导向,以“一个笼子收、一个盘子算、一个池子蓄、一个口子支”的全口径政府预算管理,全面反映政府收支总量、结构和管理活动,进一步强化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与一般公共预算的统筹衔接,将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的比例由22%提升至25%,通过优化支出结构,进一步向优先保障首都“四个中心”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污染防治攻坚和十九大提出的“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聚焦发力。把预算的规范性作为导向,明确各部门在预算编制中对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合规性、合理性、可行性的主体责任,强化财政部门对单位预算编制内容完整性、履行程序合规性、项目立项政策性进行重点审核和总量平衡的“守夜人”角色,以中期财政规划管理和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推动事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兼顾近期和长远,增强政策的前瞻性和可持续性,合理安排年度工作进度和支出节奏。把预算的透明度作为导向,推动实现除法定涉密信息外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均公开本部门预决算,由项目牵头部门在本部门预算公开中一并公开重点支出和重大投资项目的政策依据、绩效目标、预算安排等内容,由各预算单位向社会公开政府购买服务目录及预算安排情况。
  二是两条措施硬起来,让“标准科学、约束有力”成为预算的“铁笼子”。围绕“标准科学”扎笼子,推出重点支出项目预算安排的基本规范,扩大基本支出定员定额管理范围,推进定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对实行定额化管理的机构运行保障经费类项目和事业发展计划类项目赋予部门更大的项目预算调整权限,财政预算评审在扩大各部门自评的同时重点向1000万元以上项目聚焦,在项目支出标准化体系建设上推出7类可参照衡量的模块。围绕“约束有力”扎笼子,按照预算法的规定硬化预算约束,严控预算调整和调剂事项,对“其他支出”科目的使用设立严管严控的三条“硬杠杠”,将结转结余资金消化情况与年度预算安排相挂钩,继续按照“只减不增”的原则编制“三公”经费预算,确保“三本预算”年初预算批复率“只升不降”,将固定资产投资年初预算批复率从固定资产总盘子的35%提高到40%,在政府购买服务上更加突出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提高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和效率的功能,围绕政府债务建立“预算管理+限额管理+风险管理”的制度体系,积极推进刑事诉讼涉案财物“实物静止,手续流转”管理机制及涉案财物集中清理处置工作,在转移支付上明确市级与区级各有侧重、权责对应的管理方式,对全市乡镇财政从预算编制、预算执行、集中支付、政府性债务、信息公开、综合监管、完善体制等方面提出了21条抓规范的措施。
  三是一个体系建起来,让“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成为预算的“铁尺子”。在财政推动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中引入绩效理念和方法,把握首都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呈现出便利性、宜居性、多样性、公正性的特点,把握首都发展不平衡表现为供需不匹配、城乡不协调、南北不均衡和首都发展不充分表现为基础设施有欠账、公共服务有弱项、生态环境有短板的特点,把“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作为财政保障立足点和绩效管理着力点,将重大政策及民生项目纳入事前绩效评估范围,指导与民生保障密切相关的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部门细化20多项分行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要求预算部门在500万元以上项目和重点民生项目上必须填报绩效目标并向社会公开,以绩效管理确保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在财政推动政府与市场关系定位调整中引入绩效理念和方法,聚焦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与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相结合,研究建立公共财政资金从竞争性领域退出机制,加强对直补企业支出政策的绩效管理,在制定涉及市场主体经济活动的支出政策时引入公平竞争审查机制,减少财政直接补助,更多地采用政府投资基金、注入资本金、股权投资、PPP模式、贴息、风险补偿、以奖代补等市场化或间接支持方式,将以基金或股权投资方式投入的资金统一纳入北京市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管理,对政府参与新建的污水、垃圾处理项目全面实施PPP模式并将存量项目转型为PPP模式,财政绩效评价从单个项目评价延伸到大额专项资金、财政支出政策、国资预算、债券资金、政府投资基金、市对区转移支付资金等财政各类支出资金,在财政投入有进有退中实现绩效评价提质扩围全覆盖。在财政推进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引入绩效理念和方法,将绩效管理要求嵌入预算编制、执行和监督的全过程,以现行的62部政策文件及操作规范为基础搭建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构建涵盖政府治理多领域、多层次的预算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将市级预算部门全部纳入预算绩效管理,并完善绩效评价结果的报告、公开、通报、整改和问责制度,将评价结果与预算资金安排、政府绩效考核直接挂钩,实现对绩效目标执行的动态监控和对绩效评价结果的有效应用。(陈以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