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好老师 | 何绍贞:不忘初心,牢记农大教师顶天立地的使命

07.09.2019  23:31

   【编者按】 稻麦如浪,五谷清香。在收获的金秋时节,我们迎来了第35个教师节。过去一年中,我校涌现出了一批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典型,各个学院对其中的部分优秀教师进行了专访。值此教师节来临之际,新闻网特推出《立德树人好老师》专题,通过讲述这些优秀教师立德树人、筑梦农大的故事,展现他们坚定信念、率先垂范、教书育人、勤勉治学的时代风貌。

身为人民教师,立于三尺讲台之上,教书育人是纯净初心;身为科研人员,倾力投入科研之中,追求真理是崇高信仰;身为农大人,躬身纵横阡陌之间,振兴乡村是使命担当。

居其位,忠其职,尽其诚,爱其事。何绍贞老师数十年如一日的充满信念与热情。“亦师亦友,用心育人”,何老师的学生这样评价他;“牢记农大人顶天立地的使命”,何老师这样要求自己。

从“第一课堂”到“第二课堂”,教育工作绝不懈怠

植物生物技术导论》和《植物生物技术实验》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一门课程,何绍贞是这门课程的任课老师之一。

为了开好这门课,我确实费了一些心思”,何老师如是说。24课时的理论学习,36学时的实验操作,实践比重大于理论是这门课的精华所在,也是何老师的心思所在。“原来这门课就是老师在课堂讲理论,然后做实验,没有安排学生参观生产上应用生物技术的实践过程,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何老师讲授这门课以来,勇于打破常规,在确保学校课程安排不变的基础上,创新开辟了“第二课堂”,利用课余时间,带领所在班级的学生相继参观走访了许多现代化的农科基地:中国农科院国家农业科技展示园、蔬菜花卉研究所、农业嘉年华、海淀组培中心、北京极星农业科技园……同学们从“第一课堂”走入“第二课堂”,在那里深刻领略了农业科技的魅力,切身感受了生物技术在现代农业领域的应用,聆听了现代农业企业高管们关于生物技术应用的诱人前景。“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对这门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何老师自豪地说。该课程2016年获得学校教学成果一等奖。

何老师为人师表,治学严谨,对待教育教学工作不曾有丝毫懈怠。他以学生为本,又敢于创新突破,理论与实践的高度融合为课程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获得学校“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尽管很忙,今年何老师还是毅然决然地担下了2019级新生班主任的工作。何老师说:“担任班主任这个职务,其实我是有‘私心’的。”何老师刚毕业时曾经做过班主任,在经过了多年的工作经验积累后,再次担任班主任,何老师期待和学生分享更多。“我的经历相对丰富一些,在学生时代做过班长、学生会主席等职务,工作之后担任过学院副院长,这些年来进一步聚焦到科研教学上。我十分愿意将这些人生经历与学生们交流,不仅仅是学业与科研,还有关于职业规划和做人做事的生活哲理。人生路漫漫,我希望可以帮助他们找到前行的方向。教师,不正是要化作春雨,去滋润学生们心中尚未萌芽的种子吗?

牢记农大人顶天立地的使命

何老师曾经是农学院的副院长,科研工作和行政工作参半。当被问到是什么原因让他专攻科研时,何老师给出的答案仅是两个字:热爱。“以前是允许‘双肩挑’,后来当我面临二选一的选择时,我还是决然选择了科研,因为更热爱它。

正是因为对科研的这份热爱,也正是何老师的一丝不苟、不懈努力,近几年里,在全身心投入甘薯研究中,何老师团队也做出了不菲的成果。何老师以第一完成人的身份已经成功培育出3个甘薯新品种(黄玫瑰、黄香蕉、农大白),农大15、农大21、农大28三个新品种也正在登记中。此外,何老师带着学生们相继在New Phytologist等国际期刊上发表了多篇行业领先的学术论文。

尽管在甘薯基础研究方面取得了一些小成就,但常挂在何老师嘴边的词语仍然是农民。当问及何老师为什么选择甘薯作为研究方向时,他给出了最朴实最接地气的回答——“甘薯是营养平衡而全面的最佳保健食品,它的比较效益远远高于其他作物,也是帮助农民脱贫最好的作物之一”。

国内近几年甘薯的价格在逐步提升,何老师借着身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北京市创新团队甘薯岗位科学家这个契机,作为发起人之一,召集成立了“京津冀甘薯产业发展联盟”,为的就是拉动当地农民种植甘薯,把甘薯做成一个产业,让更多的农民可以赚到钱,稳步脱贫。几年来,何老师在北京的密云、大兴、房山、平谷;河北的廊坊、固安、雄县等地指导农民种植甘薯致富,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值得一提的是,何老师曾帮助从北京理工大学毕业的学生孔博返村创办“密农人家”,发展甘薯产业,孔博在北京双创会上受到汪洋副总理的亲切接见。

何老师不仅仅是埋头实验室里做研究的人,他更站在脱贫攻坚战的第一线,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农民们。心怀家国,情系农民,能够匍匐于田野乡土,能够倾力于乡村振兴。今年五一节假期何老师又带领学生将甘薯种植到了山西灵丘贫困县,何老师用行动证明了他在科研上的“立地”。

“顶天立地”,这是农大人的使命,也是对一位科研工作者最高的褒奖。“我乐意为他们(农民)服务,我们要在品种和技术上为农民服务好”。何老师走在科研的前端,在品种上获得突破,在国际上引领前进,他更懂得科研的最初目的在哪里,有一颗为民的初心,打通了科研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热爱生活 亦师亦友地陪伴学生成长

同何老师的学生们一起聊天的时候,他们时不时会开一些何老师的玩笑话,而且可以明显感觉到,他们平时也是这样,这是他们的日常。最直观的感觉是他们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何老师在这个家庭中没有扮演严肃的长辈这个角色,他们更像是朋友,一群同龄人。“何老师经常会让我们去多参加一些课外活动,多听学术报告,多去参加体育锻炼。”“他很关心我们的终身大事。”“毕业了的师兄师姐还经常请教老师工作上的事情。”这些都是何老师的学生们最真实的情感流露。在科研上,何老师悉心指导学生,更提倡平等交流,师生合力一起把项目做好,为学校为国家做出贡献。在生活上,他们亦师亦友,互相关怀照顾,其乐融融。

何老师潜心教学和科研的同时,也是一个热爱生活,喜欢运动的人。“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本着这个宗旨,何老师时常鼓励他的学生多锻炼身体,自己自然也要起到榜样作用。作为工会主席,何老师积极参与筹建新楼地下一层的教工之家,百般花样的运动设施也为学院老师们提供了健身好去处。

牢记使命 服务乡村振兴

何老师还担任了植物遗传育种与种子科学系教工党支部书记一职。支部工作并没有让何老师手忙脚乱,他游刃有余地处理好了每一个问题。

作为教工党支书,何老师充分依托学院党委1-4-1工作体系,在2018年,何老师带领教工党支部和结对学生党支部开展了主题为“弘扬‘红色1+1’,精准扶贫两河村发展甘薯产业”的党日活动,依托2017年起在密云两河村进行甘薯育种试验和品种推广中建立起来的工作关系,与中共密云区河南寨两河村党支部结成“红色1+1”对子,帮扶两河村的甘薯种植户,发展两河村的甘薯产业,增强两河村甘薯产业的竞争力,辐射引领周边地区甘薯产业的发展,降低农户生产成本,提高效益,增加两河村薯农收入的同时,也不断提高满足市民消费的需求,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真正达到乡村振兴和精准扶贫的目的。该项活动也被评为中国农业大学“十佳主题党日活动”。

其实不止是我们,好多老师也都在做这方面的工作,只是他们没有说而已。我们农大的老师中,有很多人都坚持在扶贫一线,也愿意为乡村振兴贡献一份薄力。当然,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党支部书记,我要做得更多,更好!”何老师的话语铿锵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