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纪实 | 农学院赴山西灵丘开展扶贫实践活动

10.12.2017  15:12

在我校2017暑期社会实践总结表彰大会上,来自农学院的社会实践小队格外引人注目。他们响应全国农学院协同发展联盟开展的以“走进乡土乡村,助力精准扶贫”为主题的全国农科学子联合实践行动的号召,利用暑期赴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进行调研,梳理致贫原因、提出解决措施、深入了解三农,为精准扶贫交上了一份份优秀的答卷。

启程•动身去灵丘

事实上,在2016年,联合实践行动就已开展并取得了扎实的成果。今年,我校农学院继续派出20支小分队,其中区域农业发展研究中心第一第二联合支部小队15人(以下简称区域12联合小队)到山西省灵丘县上关村深入调研7天,集中力量将实践行动做细做精。

灵丘地处山西省东北部,位于黄土高原,境内多山,且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素来有“九分山水一分田”之称,是国家扶贫工作开发重点县。曾有言道:“山西全面奔小康,关键看太行吕梁。”为了帮助当地实现脱贫攻坚,我校与当地政府早已建立了合作关系,因此在前期准备阶段农学院就与县里有所对接。

为了响应国家脱贫攻坚战略,农学院在今年还开设了作为教育部研究生改革试点的精准扶贫班,在5位老师的指导陪同下,班里15个人共同赴灵丘做了暑期预调研,深入体验农村百态。调研期间,各队伍充分利用外媒、校网、微信、微博等多个平台进行报道宣传。

班里有20个人,3个人去了黑土麦田公益组织,2个人去了中国扶贫基金会善品公社,剩下的15个人去了灵丘。”在班主任陈源泉老师眼中,今年刚刚组建的精准扶贫班有着无限的活力。由于班里的成员来自全国各地,互相比较陌生,为了增强班级凝聚力,在下乡调研前,他们先去大兴国际青年夏令营做了两天班级团队建设,又在学校就相关基础知识、三农问题以及调研技巧做了相关培训。短暂却充实的准备阶段拉近了大家的距离,也让他们对农村问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精准扶贫班班长杨铭远清晰地记得当时的行程:“我们是8月1号去的,每人对接一个村,和农户同吃同住;同时我们还根据各自专业对接了一个单位,主要分为政府部门、村、农业企业三块,工作单位有扶贫办、有机办、农委等。16号到21号,我们又去车河国际有机论坛做了志愿者,主要是做会议接待和讲解。我们在灵丘待到8月26号才走。”除此之外,班里每天晚上都要开例会并提交相关日志,总结一天内容、增进联系沟通。

入村•零距离才能真收获

为了得到第一手的调研资料,各调研队伍深入农村,与农户同吃同住。在与村民们零距离接触的这段日子里,各队成员都遇到了许多人生中的“第一次”,这其中既有困难与挑战,又有令人难忘的精彩瞬间。

初到灵丘,大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语言沟通方面的障碍。灵丘方言为大同蒙古片区官话,地区性较强,不易分辨。为克服这一困难,各队屡出奇招。赵天晨所在的区域12联合小队于途中遇到了两名当地大学生,在接受组队邀请后,她们担当起了队里“翻译”的角色;同时,队里还有两个山西本地人。于是小队将15个人分成四组,每组一名山西人,合理分配了资源,实现效率最大化。

农村相对艰苦的物质条件也为来自城市的同学们设置了一些不小的考验。当地的厕所以旱厕为主,许多同学用不习惯;而稀缺的澡堂也令女生们难以适应。但即便是障碍重重,大家也能寻找方法解决。另外,由于农村位置偏僻,经济条件落后,上网也成了一大问题。带队老师陈源泉为及时上传每天的资料,甚至用手机给电脑开热点。幸运的是,在小队与村民相熟之后,及时发现了无线网并要到了密码。

尽管困难重重,但那几天的日子还是给各扶贫小队留下了难以磨灭的生动记忆。在最初的陌生与不适之后,大家逐渐融入到日常的农村生活之中,并与村民建立了良好的关系。精准扶贫班的徐忆楠在村里待的时间比较长,后来,她甚至与农户一起包饺子、吃烧烤,俨然成了那些家庭的一分子。村里的孩子更是对扶贫队伍表现出了非同一般的热情,他们总是与队里的哥哥姐姐一起游戏、打球、聊天,待到深夜也不愿意离去。“孩子们觉得这些都很神奇。有个8岁的孩子,总是爱抢我的相机,趴在我身上不肯走……到后来,他就成了我们的摄影记者。”谈起孩子,陈老师微微笑着回忆道。

而乡村单调的娱乐生活也激发了大家的创造力。由于住的地方离县城公园比较近,女孩子们特地学会了跳当地流行的广场舞,准备带领村民一起锻炼身体,甚至连前去视察的孙其信校长也观看了表演。

实践•农科特色的扶贫攻坚

本次社会实践主要包括帮学支教、支农增收和深入调研三个部分,除此之外,各扶贫队伍还在自身基础之上开展了其他特色工作。

区域12联合小队到达灵丘时,当地的学校正在放暑假。在深入走访调研后,小队了解到,当地学校主要为一到六年级,其中没有四年级。由于存在“羊年不生小孩儿”等迷信传统因素,也由于严重的空心化现象,小学学员数量都很少。此去灵丘,由陈源泉老师出资,同学们在上关村银苑小学建立了一处约有150本书的科普图书角并撰写了书单,请老师讲解借阅规则。大家还将孩子们聚集起来,为他们播放电影。当来观看的孩子们挤满了整个教室时,本以为只会来几个人的小队成员都“懵了”。

杨铭远对帮学支教有着自己的独特见解。“扶贫先扶智,在技术之外,我们应该从思想上去影响孩子们,这样将会带动更多的人致富、奔小康,这也是‘教民稼穑’的真正内涵所在。

同时,从去年开始,农学院就依托联盟“农天下”手机互联三农服务平台开展支农增收工作。今年在去年的基础上,各小队继续教授各级干部以及农户对于手机应用的使用,使得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这会是一个长期的项目,我们将定点跟踪五年。”陈老师介绍道。另外,同学们还提出了“有机农业+人才引进+第三产业”的发展方案,为当地脱贫致富献计献策。

在驻村工作深入调研的过程中,杨铭远看到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扶贫故事。“当时我随着驻村工作队队长到村里去。他不是村里人,在村里帮扶了两三年,做了很多事儿,对村里的情况了如指掌。村里的羊圈是他帮着砌的,黄花菜是他帮着种的,同时他还帮着滩涂造田……村里的人都认识他的车,每经过一户人家就有人和他打招呼。”在他看来,每一个扶贫工作者,说起自己的工作总是分外自豪。“我特别敬佩他们。

与此同时,各扶贫队伍还参加了“圆梦•自强”贫困高中生资助项目以及“顶梁柱”成人医疗救助项目,分别针对建档立卡户家庭中品学兼优的高中生进行资金救助,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的家庭成员进行医疗救助。这些项目都由全国农学院协同发展联盟与中国扶贫基金会以公开募捐的形式合作完成。小队根据灵丘实际情况统一设计并合作完成募捐。不光如此,还存在着成员个人出资帮助的现象。

另外,同学们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开展了自主调研。有的在区域内提炼出有价值的问题,自己设计问卷并发放,有的小队承担了清华农村研究院等校内外课题组的研究问卷,也有的小队从自身比较关注的妇女儿童权益、教育问题出发寻找答案……对于他们来说,调研是长期性的工作,利用周末空余时间跟踪回访更是家常便饭。

在本次实践中,农学院党委创新的党委工作制度为联合实践行动的推进和落实提供了极强的推动力。农学院安排每一个教工党支部与四个研究生支部、一个本科生支部进行对接,形成“141”的工作制度。在这一模式下,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导师都参与进来。赵天晨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这一模式让我们受益匪浅。老师的参加,使我们具有了合适的指导资源,有利于把握实践方向。同时老师也能吸引更多同学参加这个项目。”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使学生与党中央的精神相对接,帮助国家扶贫攻坚,帮助农户脱贫。

树人•老师带队,言传身教

在实践中,我校农学院副教授陈源泉老师亲自带队入村,与队员、村民同吃同住,深入了解贫困村现状,完成了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灵丘县全面战略合作的思考报告,并撰写了精准扶贫社会实践指导手册《走进乡土乡村50问》。在陈老师看来,乡村振兴最终还是要靠当代大学生。

扶贫项目是同学们涨知识的第二课堂,大家从中得到了培养和锻炼,也能学习一些专业相关的实践技能。哪怕对老百姓没帮上什么忙,但是从学习的角度他们有收获,这个实践就是非常值得的。”陈老师提出,实践队在技术方面对农村直接提供了简单的指导,而深入的帮助更多靠的是后续工作。学生们想“做农业”,村里想搞发展,可以把二者需求连接起来,实现互利共赢。但是,只凭村民一己之力无法使学生们的“好点子”变成现实,应由提出者带头引领,更好地实施设想方案。

在陈老师看来,乡村问题很复杂。实践队伍对农村的间接影响,更多的要从交流、思想上来看。“城乡思想观念存在一定差异,通过城乡交流,双方在这方面都得到了一定帮助。尤其是对孩子们——我们需要在他们心里面埋下小小的种子。

在未来,老师们会对灵丘从更高、更系统的层次上整体设计方案,学校将举全校之力支持。灵丘或成为我校十分重要的实践点。“这是国家的需要。如果这个点做成功了,对全国会有很大的影响,起到很好的带动作用。

陈老师说,脱贫只是2020年前的目标,2050年前希望能实现乡村现代化。

印象•农院学子的实践体会

当区域12联合小队的队长赵天晨第一次从县入村时,五十多公里的路,公交车硬是开了两个多小时。“有一次我去县政府,本来考虑要不要自己开车,后来发现这样的山路根本没办法开,只能找司机带。一路上下去真的太惊险了!

在实际调研中,赵天晨感慨良多。他所在的专业平常做的都是华北平原大农业项目,带队老师陈老师是其中的资深专家。但当他们下到基层之后,才发现专业知识并不能完全解决实际问题。从水资源环境和气候条件的角度来说,灵丘并不适合种植水稻,但有的地方存在着种植水稻并且销量不错的情况。于是小队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发现在当地普遍生产有机小米的情况下,水稻的出现产生了差异化竞争,更有利于贩卖。“可能这从农学、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并不是很适合,但是确实有利于带动脱贫致富。这也启示我,在实际生活中要先考虑脱贫,再考虑理论。

为帮助当地脱贫致富,参与扶贫的同学们都尽最大可能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大家提出了依靠当地自身产业发展的措施。灵丘当地存在着稻瘟病的情况,于是村民们就将秧苗病况通过拍照或叙述的方式传递给扶贫队员,同学们利用自身科技优势,在咨询老师、查阅文献后帮助村民们确定栽培措施。还有同学在自行查询了设计规则后为灵丘有机大米设计包装,帮助宣传。

八天时间不足以带来什么深刻性的变革,我只能说我们在的那几天,没有给他们捣乱。”赵天晨总结道。

未来•世界那么大,你得去看看

接下来,全国农学院协同发展联盟将结合十九大学习,根据2017年的实践情况,正式设计2018扶贫方案。

对于精准扶贫班的学生们来说,这学期以上课为主,最主要的是理论学习,学校将根据每个人的需求制定培养方案。明年他们还将前往灵丘,在工作中研究学习。班长杨铭远也提出了自己的设想——设计项目“给贫困儿童开一扇窗”,通过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开展合作,为这一项目募集善款。他希望“把孩子们身体里根深蒂固的模式化观念刨去”,给他们开一扇窗,带他们走出大山,看看外面的世界,感受城市文明,体验高校氛围,通过文化影响他们。“算是尽我们的一份力吧。

解民生之多艰”,农科学子的使命莫过于此。拥有济国昌民情怀的农大学子,定会在更广阔的农村舞台上,为脱贫攻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挑起肩上的责任,用青春与汗水筑起“中国梦”。

(农学院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