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滞留非洲留学生顺利通过线上论文开题答辩

08.06.2021  15:53

本网讯 我校来华留学生育人改革在全球疫情的不利条件下克服困难继续推进,在人文与发展学院、全球农业学院的导师们的悉心指导下,6月5日“中非1+1农业合作专业硕士班”滞留非洲的17名留学生以线上方式全部顺利通过论文开题答辩。

该专业硕士班项目的启动,是我校来华留学生人才培养系列改革的实质性推进,目的是将中国发展经验与国际和非洲农业和农村发展实践相结合,培养全球和非洲农业治理和农村发展管理高层次人才。

专业硕士班首批来华留学生于2020年在疫情期间正式启动,为积极培育全球农业新学科,促进我校跨学科平台建设的发展,全球学院针对“中非1+1农业合作专业硕士班”创新一套面向留学生的导师培养方案。一方面,专门制定跨学科导师制度,组织我校来自作物学、食品生物工程、植物保护、农业经济、经济贸易、兽医学、畜牧学、社会学、公共管理9个一级学科的17位老师担任留学生导师;另一方面,结合学生在专业课程学习、科研能力训练、培养环节以及日常学习生活等多方面的实际需求,全球学院探索建立了一套导师、联合导师、助理导师的指导队伍,为每名学生配备由2-3名教授、副教授+青年教师组成的指导团队,极大提高了对留学生培养的及时性、针对性和全面性。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非1+1农业合作专业硕士班”首批留学生第一学年的学习均通过线上完成。来自塞拉利昂、马拉维、坦桑尼亚、加纳、卢旺达、乌干达6个非洲国家的17名学生克服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限制、基础设施不足、断电断网等困难,克服时差,跨过地理空间限制,在尚未亲身体验中国、来到中国农大的情况下顺利完成网络学习课程。在本次开题答辩过程中,人文与发展学院、全球学院导师们多次研讨跨国线上开题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对开题答辩现场的每个环节进行预演,并通过和学院、导师与学生的紧密沟通,以保证学生顺利参与此次开题答辩。答辩当日17名学生全体准时参加,并顺利通过开题答辩,论文研究主题包括卢旺达食物价值链与减贫、加纳矿产资源管理政策过程、加纳妇女参与农业发展、坦桑尼亚发展援助项目可持续发展效果评估、乌干达发展援助项目管理等。

来自加纳的留学生Mensah是2020级留学生的班长,他在答辩结束后,通过师生微信群发来信息,代表全班同学对导师在开题过程中给予的及时指导、导师团队给与的支持和学院对此次开题答辩的细致的准备工作表达了由衷的感谢。多位导师在答辩结束后坦言,开题答辩的过程中看到学生们努力克服网络、时差等问题,深感学生们认真的态度,而在此次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也体会到线上传授知识的过程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耐心,给予学生更多的交流机会和关怀。此次线上指导,由不同语言、时差、文化而带来的阻隔和交流成本大幅增加,尽管这个过程非常不容易,但却是我校在疫情之下重构留学生培养机制的一次十分有意义的探索和创新。

我校“中非1+1农业合作专业硕士班”于2020年正式启动,招收来自非洲的国际学生到中国学习两年,成绩、论文等合格的学生授予硕士学位。目前第一批学生来自坦桑尼亚、加纳、塞拉利昂等国17名学生已全部顺利完成第一学年学习和培养环节考核,2021年招生项目正在稳步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