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学科工作坊开展纪念校庆学术活动:总结中国人民大学八十年的历史与经验

30.09.2017  21:25

9月28日晚,在中国人民大学即将迎来八十华诞之际,吴玉章青年学术沙龙2017年第7期暨中共党史学科青年教师工作坊第32期在人文楼召开。本期研讨活动以“中国人民大学的八十年:历史与经验”为主题,浙江工商大学教授游海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耿化敏、历史学院副教授姜萌、校办公室万静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吴起民博士担任主讲人,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博士后刘超应邀担任评论,校内外30多位师生参加研讨。

游海华系统考察了陕北公学的干部教育。他认为,陕北公学的建立主要基于当时的抗战背景,以“造就抗日救国先锋”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在政治素养、实干能力等方面对干部进行集中短期锤炼。这种短促轮训性质的干部教育模式,不仅培养了大批抗日救国的先锋,而且造就了大批夺权建国的先锋,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后胜利和新中国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干部基础,还对此后我国高等教育和党的干部教育产生了重大影响。

姜萌以“华北大学的史学教育”为主题,从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系传承下来的一份珍贵手稿——《史地系小组漫谈对课目的意见(共两组)》入手,通过对华北大学史学课程的设置及授课目的等情况的梳理,认识到华北大学的史学教育既是“战时教育”、“战时史学”的具体体现,也深刻影响了史学教育模式在20世纪50年代的快速改移,对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吴起民考察了被称作“革命熔炉”的华北人民革命大学的马列主义教学及其经验。他认为,华北人民革命大学不仅将大量的国统区知识分子、青年学生等人员经由思想改造转化为中共革命干部,而且探索出一套较为成熟的马列主义教学经验,它由一系列简易理论课程和理论学习、民主评卷、思想总结等教学环节构成,本质上是一种组织认同的生产机制,为中国共产党探索新中国高校的马列主义理论教育提供了重要基础。

耿化敏从“党管高校’的探索的视角,系统梳理了1950—1966年中国人民大学的发展历程和阶段性特征。耿化敏首先分析了中共管理北京高校机构的组织沿革,探讨了中国人民大学的历史起源、社会主义高等学校的性质和四次办学重点的转移以及四个发展阶段,论述了此一时期党管大学在外部的文教条块体制和内部的党委制之间的张力,系统总结了“党管大学”的结构性特征。

万静以“正规化、‘大学化’:高等教育视野下的中国人民大学变革”为主题,向与会师生作了分享学习和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历史的心得和体会。万静从比较教育学的视野出发,把改革开放前后两个时段的校史置于中国和世界教育大变革之中,分析了中国人民大学建设的经验和启示。

刘超对各位主讲人的报告进行了深入中肯的点评,提出了各位青年学者在问题意识、视角选择、材料发掘、逻辑分析、规范论证和理论提升方面的特点和优势,又提出了各自在文献、分析、结构和论证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和缺憾,并结合自己从事清华大学校史和大学教育发展研究的心得体会,分享了对于20世纪中国大学学习德、美、苏联大学教育制度的得失和当下双一流建设的看法。

本期研讨由中国人民大学科研处、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中共党史学会学科建设研究专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学会高校教学研究专委会、北京市中共党史学会联合主办,集中展现了中国人民大学校史研究已经取得的成就,有助于推进中国人民大学校史工作,而且促进了党史、国史、教育学等交叉学科的对话和交流,推动中国人民大学校庆纪念活动在学院、学科、教师层面的延伸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