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科技融合 重塑公共文化建设磅礴新动力——北京市海淀区公共文化产品供给平台总览

26.01.2018  00:34

  北京市海淀区是一片文脉绵长又充满智慧之光的土地。一方面,区域科教资源密集、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有以中科院为代表的200多家科研院所,有以清华、北大为代表的33所高等院校,有以联想、小米为代表的7500多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有以颐和园、圆明园为代表的众多历史文化景区,有包括国家图书馆、中华世纪坛在内的一大批文化单位,为提升海淀区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奠定了坚实基础。高水平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有力支撑首都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是海淀必须担当的重大历史使命。一方面,海淀是几代人以祖国至上的信仰浇筑的创新高地,持续不断的创新实践积累,形成了海淀特有的创新文化,铺就了中关村创新发展之路,中关村成为中国当代最富魅力、最具活力与创新精神的文化高地。通过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和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推动文化软实力对区域发展的硬支撑,重塑文化科技融合新动力,让文化自信真正转化为创新发展的优势和底气,是海淀在新的起点上推动新一轮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   海淀区文化委员会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示范区创建为引领,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优质文化产品供给方面形成了生动实践,即以“一个目标——建设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为抓手,以“三个引领——价值目标引领、创新精神引领、文化育人引领”为主导,以中关村创新精神——“祖国至上的情怀、人民文化的导向、青春筑梦的热土、创新创业基地”为核心形成主题文化落点,以新理念、常态化、多平台、大容量、高品位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体系,全力促进中关村创新生态和新型城市文化形态的形成。   全域供给,空间支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新跨越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海淀围绕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深刻认识区情,努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   海淀区区域空间布局特点突出,南部建成区大院大所、大校大园林立,其绝大部分内部文化设施保障相对充分,但周边和老旧小区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缺乏;北区四镇过去是农村地区,基本没有大型公共文化设施,这是区域公共文化示范区建设面临的最大短板之一。   在海淀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海淀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努力夯实基础、锐意改革创新、不断破解矛盾,扎实提升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各项指标,近年来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2016年7月,区政府投资10亿元建设的88100平方米的海淀北部文化中心正式开馆,这是目前北京市最大的综合文化中心,也是全国设施一流、采取整体社会化运行、创新服务方式的文化设施,形成海淀公共文化新地标,实现了区级文化设施的南北均衡发展。截至目前到馆150万人次,提前实现了文化活动、文化培训、书报阅览供给倍增的目标。通过多种方式,累计投入资金2.9亿元,新建、改扩建200余个街镇综合文化中心和社区(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各街镇综合文化中心、社区(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已达标98%。全区文化设施面积增加15万平方米,取得了跨越式发展。   品牌支撑,精准定位——精品文化产品供给平台新开拓   海淀区始终坚持权益均等、价值引领、精准服务和创新拓展4个导向,打造了7个区级文化活动品牌:“海之春”新春文化季侧重百姓喜闻乐见的传统文化;中关村国际青年艺术季是根据企业80万青年员工需求量身定做的活动平台;“书香海淀”全民阅读活动持续全年,营造全民向上、崇尚知识的浓厚氛围;“海之声”新年演出季以艺术教育提升百姓鉴赏力;中关村儿童演出季深受广大孩子和家长的喜爱;中关村金秋演出季充分统筹区内外优质演出资源;海淀文化季是地区历史最悠久的文化平台,体现了海淀区多元文化共生和各类赛事汇聚的特色。   街镇文化活动也异彩纷呈,各具特色。紫竹民族文化节、北下关街道“胡同里的百家讲堂”、山后四镇花会踩街活动等形成了海淀区“一街一品”特色品牌活动。区属各部门也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和特色,助力公共文化。区科协邀请多名院士专家在“海淀科普文化讲堂”为群众送上高水平科普服务。区农委已举办28届海淀农民艺术节,展现农村群众参与文化生活的热情。海淀园管委会和区文化委共同举办的海淀科技园区青年歌手大赛是园区和海淀最具影响力、企业青年参与度最高的文化活动之一。区妇联举办的“玫瑰之约牵手海淀”青年联谊会也深受青年群体欢迎。   (一)四季供给,春夏秋冬常态化   海淀区智力密集和青年人多的特点决定了必须使用多种方式提供丰富而高端的文化产品供给。从2010年始,经过8年建设,采取政府主导、公众参与、社会购买等方式,海淀区已经形成“”字和“中关村”两大文化品牌群,具有深入民众、普惠基层、特色鲜明、优质优育的品牌效应和辐射效应,各界群众在不同的平台都能找到自己心仪的参与方式。   每年从飞雪迎春的“海之春”新春文化季到遍野鲜花的中关村国际青年艺术季,再延伸到万众欢歌规模最大的海淀文化季这三大覆盖面广、参与度高的公益大众文化品牌,从“海之声”新年演出季、中关村儿童演出季,到中关村金秋演出季三大各具特色的黄金平台,实现海淀公共文化品牌化供给的拓展之路;而“文艺轻骑兵”“午间时光”“到人民中去”“到青年中去”等子品牌,凸显着海淀公共文化服务版图的海纳百川之势。   (二)精准对接,打响青春中关村品牌   海淀科技园区和高校的青年人群占地域人群一半以上,有百万之众,他们文化素质高、文化消费能力旺盛。为整合区域资源,建立协同发展机制,开资源汇聚之闸,引文化发展之水,依托海淀区演出联盟,逐步创造了青春中关村系列品牌。   青年文化高地——“青春的海”中关村国际青年艺术季。2011年,海淀区根据区域青年人群集聚的地域特征,为青年群体量身打造首个青春文化品牌。7年来,“青春的海”中关村国际青年艺术季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规模水平和影响力上不断扩展,已成为全区青年展示与提升审美境界、艺术才华和文化潜能的重要平台。   艺术缤纷人生——中关村金秋演出季。中关村金秋演出季是海淀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文化惠民系列演出活动,以缤纷的剧目、优质的剧场、优惠的票价,秉承了时空聚焦、品牌聚焦的特征,并借助海淀区演出联盟的平台,用多种方式推动人民群众的文化消费。   心灵启迪的起点——中关村儿童演出季。2015年,海淀区文化委员会与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签订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举办了第一届中关村儿童演出季,儿童剧市场逐渐占据区域演出市场的30%,呈现了跳跃式发展态势,成为继“金秋”“海之声”两大演出品牌后,集结高品质剧目的特色演出季。   平台大大拓展,精品件件落地,大步迈向精品文艺、百姓共享的服务目标。空中文化立交桥的建设和供给侧资源配置的创新,都是在不间断的公共文化服务实践中形成的。以新四季、新舞台、新方式形成天天有活动、周周有亮点、月月有集结的全区文化普惠圈。   文化@海淀,超越时空——文化资源供给方式的新阶段   新时代海淀区中关村的定位,是要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学智慧之城、创新引领之城和人文活力之城。作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文化力量,“智慧海淀”是文化产品延伸的重要形态和必由之路。文化科技融合形成新动力始终是海淀示范区创建的特点和重点,数字化服务平台已经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不可或缺的重要阵地,未来将成为主要阵地。   (一)融合资源,使百姓有更多的获得感   截至2017年12月,平台共有电子图书、有声读物、电子期刊等80余万册;文化地图标注的文化设施1241个;可在线预定的文化活动室59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名片、不可移动文物名片及各类文化活动资讯5000余条。除此之外,平台共享国家文化云文化资源4000余集。公众通过文化@海淀各终端不仅可以获得丰富的公共文化资源,还可以随时随地报名参与文化活动、预定文化活动室、订阅电子图书、获得精准推送。文化@海淀上线4个月,平台已有近百万次访问量,1.6万注册用户。   文化@海淀数字平台,横向整合了海淀区全民健身设施资源、科学健身指导资源、文化旅游资源、社区教育资源、科普资源,纵向打通了与文化部国家文化云的资源共享渠道,保证公共文化资源的实时上传下载,实现了纵横结合的“大文化”资源共享。同时,平台以海淀公共文化资源库为资源融合共享中心和服务效能监控中心,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挖掘和用户行为数据分析,获取用户个性化需求,最终实现公共文化资源的数字化管理及文化供需精准匹配。现已建成“一库双网双微”,即海淀公共文化资源库、海淀公共文化服务网PC版、海淀公共文化服务网触屏版、海淀公共文化移动应用及海淀公共文化微信公众号,为全区民众提供充盈的一站式数字化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文化科技的深度融合。   (二)融合科技,发挥区域资源优势   文化@海淀平台从群众文化需求出发,运用了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LBS(基于位置的服务)、网络直播、大数据分析等信息技术,汇聚整合了文化活动、文化设施、文化遗产、文艺演出、图书期刊等公共文化资源,开发出活动日历、活动报名、活动直播、文化地图、场馆预约、VR场馆、在线讲堂、书香海淀、双创文化、会员中心、摇一摇、精准推送等功能,为区域百姓提供了菜单式、订单式、一站式、随时随地的公共文化服务。   2015年在文化部和北京市文化局的大力支持下,海淀区投入150万元在6个高科技园区安装40套数字阅读终端,惠及2000家企业、30万企业职工。截至目前,各类资源总点击量超过380万次,在线阅览量160万余次。园区管理者认为,电子书阅读和免费下载资源提升了园区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丰富了园区职工的文化生活。下一步将利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通过数字平台实现“读者看书,图书馆买单”,通过LED光源传输技术,实现图书的“光阅读”。   出台政策,保障资金——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延伸   十九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这指明了新时代公共文化服务的属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文化服务保障法》对基本文化服务标准作出规定。海淀区加强顶层设计,建立了公民文化需求的反馈机制,摒弃过去运动化、随意性的供给方式。   海淀区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海淀区创建第三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建设规划》《海淀区“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等10余个文件。这些文件从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区域布局、资金使用、队伍建设、促进消费、改革创新、反馈机制等方面进行了制度规范,走上了文化建设制度化轨道。群众可以通过多渠道、多平台满足文化需求,也可以以多种形式参与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的决策、执行与评估,推动海淀区精准化供给水平提升。   (一)资金保障机制   为进一步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加快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工作,海淀区相继出台《北京市海淀区基层公共文化建设专项资金实施细则》《关于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的实施意见》《北京市海淀区关于文化划转事项及资金管理办法》《海淀区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进一步规范公共文化活动资金管理,提高文化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效率。   (二)项目评审机制   进一步引导和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产品服务供给,提升文化产品供给水平,本着“专家评审、择优支持、激励创新、公平公正”的原则,海淀区制定《海淀区公共文化活动项目评审办法》(试行)和《海淀区公共文化活动补贴资金管理办法》(试行)。所有申报项目将依据《海淀区公共文化活动项目评审办法》(试行)由专家评审会从内容导向、呈现形式、可行性、安全性、社会影响力、可持续发展性六大方面进行评审。入选项目分成A、B、C三个等级,依据《海淀区公共文化活动资金补贴管理办法》(试行)给予补贴。   (三)需求反馈机制   为切实保障群众基本文化权益,海淀区出台《海淀区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反馈办法》,确保了信息畅通的群众基本文化需求反馈渠道和实际有效的需求保障机制。群众基本文化需求信息的反馈、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效果、反馈纠偏机制等将作为各级各类文化服务主体的考核依据,并最终推进海淀文化服务整体效能提升。   新时代人民文艺百川汇聚、千帆竞发,以中关村为代表的淀将在文化科技融合中迸发出磅礴力量!(淀区文化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