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在春天的课堂——康绍忠院士和同学们的第二课堂活动侧记

19.03.2019  12:00

本网讯 3月17日一早,学校东南门,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水利类专业181班和水利工程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近50名师生相约乘坐大巴,随学院党委委员、水利181班主任康绍忠院士前往北京市南水北调团城湖管理处,开展学习认识“南水北调”主题第二课堂活动。

一路上,水利181班长宋洋和团支书张琪野结合康老师核心通识课《中国水问题及科学应对》课堂所学,围绕“南水北调”设计了趣味竞答;水利工程研究生第一党支部赵青讲述了他在大一时的成长体会,以及他跟随康老师在甘肃武威石羊河实验站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经历。

康绍忠老师在热烈的掌声中参与同学们的讨论。康老师讲到,“南水北调工程”是国家战略性工程,构想最早提出于共和国建国初期,意义重大,工程复杂,每个环节都不能出纰漏,今天的活动是和同学们一起走出课堂,在课外活动中更全面认识中国的水问题和科学应对策略,激发大家学习水利专业的热情,坚定为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中国农大水利人应有贡献的决心和勇气。 

在管理处展览馆和纪念物展区,北京市水务局高级工程师汤博、北京市南水北调大宁管理处运行维护所所长韦怡冰、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陈峰等3位水院校友热情招待同学们,结合翔实数据、典型案例,深刻分析了“南水北调”四横三纵、南北调配、东西互济的总体格局,促进国家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解决中国水问题的科学决策。

同学们边走边学边讨论,深化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还对现场“从五棵松地铁下穿过的大管子”兴趣浓厚,据汤博介绍,“大管子”叫做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是种新型刚性管材,南水北调北京段工程是国内首次采用内径4米超大口径PCCP管道输水的水利工程,运输“大管子”工程也属创新之举。为适应北京限高、路桥等道路条件限制,科研人员协同研制了造型特别的专用运输车辆解决问题,可以说工程的每一处都体现了专业人员用科技创新解决复杂实际问题的能力水平和前进定力。

此次第二课堂活动与第一课堂衔接紧密,师生校友交流更生动更具体。这是一节开在春天的课堂,课外交流活动的故事还将续写,对同学们来说,这一季课堂开在春天,也是开在最美好的奋进时代,孜孜不倦,无论寒暑。“用好千里水,回报涌泉心”,一代代中国水利人用青春热血成就了南水北调如今的“伟大工程”。同学们选择农大水利专业,未来的发展要从习近平总书记“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中找方向、找思路、找路径、找答案,抓住机遇,振奋精神,努力拼搏,为服务国家新时代水利事业新发展贡献智慧和能量。

据介绍,以党团班一体化为特色的第二课堂活动系“青春我在 祖国你好”第二届水院学子文化节的启动活动。学院党委认真研究落实校党委2019年工作部署,党政合力全方位深化基层组织建设,教工党支部以“七个有力”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带动专业课教师担纲将第一课堂向特色第二课堂延伸,通过教育基地实训,让专任教师进一步积累实训经验,让学生在合适的培训项目或短期课程中强化“将知识转化为技能,增长实战才干”,特别是在行业顶尖高新技术单位中发现自身不足,主动规划未来发展。此外,邀请校友直接参与到学院人才培养体系当中,使校友单位与学院通过“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这条新的纽带增进交流、互通有无、共享资源,共同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贯穿始终,协同推进水院“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攻关项目顺利开展。

水院党委副书记华博,全国“样板支部”水利系教工党支部书记王素芬,水利181班主任谢恩,实验教学中心陆红娜,辅导员张庆辉、高芮等全程参与到同学们的课堂活动中。(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