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成立

30.08.2017  23:52

8月25日上午,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承办的“未来50年中美关系”研讨会在北京举行,并成立“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该中心是由教育部主导设立的中美人文交流智库,由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负责运营管理。教育部副部长田学军、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刘伟出席中心揭牌仪式并致辞,仪式由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球主持。

田学军表示,在中外人文交流机制的建设中,智库作为生产思想产品、搭建交流平台、培养资政建言人才和引导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已成为世界各国开展政策沟通与文明对话的重要平台,在国际事务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落户人大重阳,正是希望人大重阳继续发挥自身机制灵活、工作高效等特点,在中美人文交流机制建设领域开展更多深入对话与研究,构建多层次的人文交流之桥。教育部将继续在中外人文交流机制建设和人文交流活动中发挥着基础性、广泛性和持久性作用,为中国人民大学探索人文交流机制研究提供更加有利的政策条件与必要的物质支持。

刘伟强调,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要”立足人大,聚焦中美”,为中美人文交流研究注入新鲜智库血液。人文交流是中美关系的“减压器”“缓冲带”,推动和维护中美关系长期健康稳定发展,不仅需要政治家的远略、外交官的实践,而且需要教育界和智库界的智慧与努力,双方彼此相识相知,才能让中美关系更有韧性、更有深度。智库建设是中国人民大学“十年腾飞”规划的五大重点战略之一,近年来,在人民大学这片思想的沃土上涌现出了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重阳金融研究院等一批知名智库,形成了结构合理、层次清晰、各有所长的智库发展体系。当前,中美关系处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时期。我们今天举办“未来50年中美关系”研讨会,成立“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可谓恰逢其时,相信随着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的成立,未来的中美人文交流将开启崭新篇章。

吴晓球表示,中国人民大学以及重阳金融研究院在推动中美合作、促进中美人文交流的过程中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期待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这颗种子未来能够立足人大,成长为可以供后人乘凉的参天大树。

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在研讨会总结环节介绍,人大重阳近期重点打造的报告——《美国对接“一带一路”——案例研究与行动指南》分析表明,“一带一路”是开放包容的倡议,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在科技、人才、金融等领域拥有全球领先优势,是“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合作对象。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市场主体对于项目融资、落实、风险管控等具体问题非常关注,希望通过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今后的研究可以让美国各界人士消除参与疑虑,快速并且准确地找到合作切入点,共享“一带一路”发展红利。

在会议研讨环节,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原院长崔立如,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所所长黄平,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査道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所所长达巍,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所所长房宁,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上海社科院原副院长、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黄仁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时殷弘,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杨锐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刁大明等专家学者,作为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的学术委员,就“中美关系未来50年走向”、“人文交流与中美关系的未来”两大主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为拓展中美人文交流的深度和广度建言献策。重阳金融研究院宏观研究部主任贾晋京和国际研究部主任陈晓晨分别主持两个主题的讨论。

据悉,中国人民大学中美人文交流研究中心是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成立之后,继2014年设立国内首家生态金融智库“生态金融研究中心”、2017年成立“全球治理研究中心”以来,又重点打造的一个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