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育人 |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认知实习》:传承为农服务思想

21.06.2018  09:20

在专业教学环节中穿插思政教育内容,既能调动教学的氛围,又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工学院郑永军教授结合专业定位与培养目标,在专业导论和认知实习方面进行了思政教育的积极探索。

图为郑永军教授与学生在一起

郑永军老师对立德树人的理解是:教师首先要树立良好师德,“‘立德’中的德,即是师德。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培养高级专业人才,高校教师拥有好的师德,还应该包括教师本身对这个国家、对自己工作、对所处的行业领域有高度的热爱之情,培养出来的学生才能像我们一样热爱国家和事业。”

在对思想德育与专业课结合的探索过程之中,郑老师与所在的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教学单位进行了很多方面的积极实践。其中最主要的一项举措是带领本科生去有影响力的国有企业实习,更显著地提高学生对专业理解与认同程度。机电152班的王梦丹同学说:“记得大一下学期,郑老师带队到燕京啤酒厂和北京现代汽车厂实习。通过了解不同企业的历史、发展、工艺等方面不仅让我们加深了对专业的认知,更让我们从广阔的专业领域中找到了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让我们对个人的未来有了更加具体的规划。

在实习过程中,注重穿插企业发展与变迁历程、对于中国经济地位的支撑作用,邀请卓越企业家、杰出员工或校友介绍自身成长经历,开展以社会责任、职业道德、学术诚信等核心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为重点内容的德育实践。在参观的同时,带队老师进行有效的引导教育,可以有效地达到德育的效果。机电152班的高铭锷同学说:“在专业认知实习期间,详细了解了燕京啤酒的自动化生产线和我们实验室的柔性制造系统等,我发现虽然国内的自动化成套机械较进口会便宜些,但是精度及售后维修这一部分却有一定的差距。当时,老师鼓励我们说:‘你们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研究的,只有每一个技术人员有责任有担当,知识扎实、技术过硬,才能创新,才能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才能支撑行业、国家的发展!’,这让我们理解到微观的个人能力与宏观的社会发展的关系,为我们提供了动力与激情。

带领同学到工厂参观实习是一个十分有效的举措,它可以让学生在工厂车间的运行中,感受到国家科技的快速发展,同时激发学生对自己专业的热情。机电151班的刘继琳同学说:“在参观北京现代工厂时,我们陆续参观了冲压、总装等工艺车间。各个生产环节的工艺流程十分清晰,生产要求明确并且标准化。其中最大的特点是工人数量很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机器人,这样既减少了劳动力也提高了劳动效率。从汽车的预订到形成,整条生产线的一气呵成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国家工业自动化、智能化的普及,也体会到了大国科技应有的风范,更激发了我们对专业的学习热情,更加期待中国制造2025的到来。

要想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就对实习企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首先企业须拥有强烈的社会担当和责任感,同时支持教育事业,愿意牺牲一些生产利益来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的机会。其次,企业须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在学生进行实习的过程中让他们了解这些国有企业的发展与变迁,侧面映射出国家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的发展成果。最后,企业须拥有良好的企业形象,有优秀的企业家、卓越工程技术人员或校友代表,这些人会对实习生起到一定的带动作用,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他们,也可以让他们更生动、更具体地体会到优秀企业的文化积淀。郑老师介绍:“个人发展是个点,企业发展是线,国家发展是面,只有这个企业有很多优秀的人才,才有‘以点成线带面’的效果,企业才能取得好的发展,才能对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基础支撑。这也能给学生树立三观提供一个好的参考和案例”。

在诸多实践之后,积极进行经验总结,这也是专业课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依托基层党组织和基层教学单位力量,组织教学名师、优秀教师代表与学生共同研讨。对本专业学生的发展和就业,从国家战略、社会内涵、企业发展、个人成长四个方面进行关联、细致解释,以此取得更好的引导作用。

积极的探索最终取得了喜人的成果,郑老师补充道:“我们平时培养行业的人才,专业就业面很广,有很多高层次的人才都会选择到比较热门行业中工作,但在我们教师平时的感染之下,有一部分学生最后选择留在了农业领域,服务于农业装备行业,这让我们感到十分欣慰。”能够传承服务农业的思想,支撑国家农业的发展,这就是教书育人的成效之一。

相关阅读:

聚焦|课程育人:以树人为核心 以立德为根本